一般人選擇SUV,甚至豪華SUV,這或許本身已不只是在挑選一臺汽車了,而是在選擇一種生活方式——自由的生活方式,這個選擇讓平淡的生活充滿了無限可能。今天的主角——奧迪Q7,我想就是個鮮活的例子。
全新一代Q7在剛謝幕的2015日內瓦車展中發布了,因此距離它在國內上市的日子也應該不遠了,也就意味著現款車型很快將要清貨促銷,到時有沒必要“棄新迎舊”撿便宜,這就取決于結合最終的優惠幅度,現款Q7有無足夠的斤兩滿足高性價比了。
這得先從Q7的轉向及底盤懸掛說起,因為那里是操控樂趣的重要來源。
雖然現款Q7采用的是較為熱血的機械液壓助力方式,不過它的方向盤完全沒有意料中的沉重(一開始接觸還有點想當然的以為是電子助力),虛位以及轉向比的大小適中,非常適合SUV的定位。而機械液壓助力方式的使用使得Q7對路面的反饋良好,這同樣是樂趣的所在。
雖然較大的車身高度始終是影響SUV操控的絆腳石,不過Q7采用了德系傳統的較為硬朗的懸掛調校,整個車身的側傾得到有效的控制。這里需要特別一提的是Q7所搭載的自適應空氣懸架系統,它為這臺豪華SUV的多用途性打下了堅實的基礎。這款高度可調的空氣懸架的可調整幅度相當大,總共有5個高度設定,5種模式可供選擇。自動或舒適模式下,車子會自動選擇處于中間的第3級車身高度,這時候車身高度以及懸掛軟硬度都處于中間水平,無論是舒適性還是彎道支撐都有一定的保證。動態模式下,車身高度會下調至第2級,懸掛也會變得相對硬朗,把方向盤打到底快速調頭,明顯感覺到車身側傾得到最有效的控制,4條295/35 R21規格輪胎在quattro全時四驅系統的幫助下緊咬地面,雖然不可能做到十足跑車范的靈巧,但給人的感覺真的不像開著一臺噸位十足的大型SUV。相反,如果調到“高位”模式,車身高度會達到最高的第5級,這時車身有點浮在半空的感覺,目測跟車身最低時升高達八九厘米之多,平時20.5厘米的最小離地間隙得到進一步的提升,車子通過性達到最大化,要翻山越嶺也不是大問題了。
有了出色的操控,動力輸出表現亦要跟得上節奏才能讓車子更加好開。
從賬面上看,一臺3.0 V6發動機要推動超過2.3噸的Q7理論上不會是件easy job,不過當我踩下油門時,Q7給我的印象也絕對是反應迅速。因為它那3.0 V6可是搭載了機械增壓,動力輸出確實做到了零遲滯,而且非常線性,絕不會有渦輪增壓介入時的突兀。搭載的8速手自一體變速箱在換擋速度上雖然是要稍遜于同品牌下的雙離合變速箱,不過依然有不錯的表現,而且這樣的搭配為的是更為舒適的換擋平順性。即便深踩油門,變速箱的換擋依然非常平順,沒有明顯頓挫感。把駕駛模式從D擋換成S擋, 整體加速性能不會有太大差別,一腳“地板油”下去,兩種模式下變速箱都會很給力的待發動機轉速直奔紅線才“舍得”換擋,滿足你的“獸欲”,區別更多的體現在S擋下在大油門后哪怕你已經完全收油,發動機在數秒內依然不會隨便升擋,而讓發動機繼續維持在較高的轉速,隨時待命。
充沛的動力儲備和順暢的動力輸出,巨大的懸掛調整幅度,合理的調校,讓Q7無論是在平坦還是崎嶇路況都能發揮很高的行駛性能,開起來比看起來要輕巧得多。
如果說Q7那先進合理的機械設計與布局只是其為實現多功能性的基本要素,那么寬敞的空間、齊全的裝備以及豪華的質感則是不可或缺的其他元素。全車總共6個攝像頭和8個雷達,在鬧市里擠位時幫你免除刮蹭之苦;在野外游玩時助你放心穿越。5092 x 1992 x 1731(mm)的“實用面積”為乘客提供充足的休息、玩耍及儲物空間。豪華的內飾、細致的做工以及高水準的隔音,使你無論是平路上風馳電掣還是野外中探索覓奇,感受到的依然是置身家中的舒適愜意。
正因為Q7樣樣沾邊的“中性美”,平路上馳騁,泥沙中撒野;一個人的自由奔放,兩個人的浪漫激情,一家人的溫馨美滿,都會因為這個選擇而得到圓滿。如此看來,選BRZ是選車,而選Q7是選生活。
所以,到了全新Q7真正上市后,如果現款車型的優惠幅度足夠吸引,那么依然會是個不錯的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