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這是一臺Q5,放在街上,你幾乎沒有可能發現他的真身,甚至一些改裝廠諸如ABT、MTM等推出的外觀套件都要比SQ5上的這套有更強烈的沖擊力。但我們經常說的一句話是人不可以貌相,而這臺SQ5正正是能扮豬吃老虎的。
Q5車系早已全系換上了中期改款的設計式樣,比起老款車型自然是擁有更動感的視覺效果,但,真的,我還嫌SQ5的視覺效果不夠激烈,畢竟對于SQ5來說,這一點都不為過。
光帶型LED日間行車燈已經在奧迪全系車型中普及,在圓潤的車身設計中帶上些剛硬的設計,簡單,直接,有效。
進氣格柵并非普通版Q5車型能同日而語,不知道大家看出分別了嗎?普通版Q5以縱向的鍍鉻格柵條來增加車頭的視覺高度,而SQ5的進氣格柵在保留了縱向的格柵條之余,還增加了橫向的設計,同時增加車頭的視覺寬度。
SQ5的尺寸和普通版車型一樣,只是因為懸掛降低而造成車身降低,對空間沒有任何的影響。
車尾的造型也和普通版車型幾乎一樣,若沒有SQ5的標識,不知道你能否分辨出其真身呢?對了,還有一套雙邊雙出的排氣,能通過電子閥門的調整來營造更具感染力的聲音,對性能車們來說,聲線也是一門學問哦。
20寸雙五輻式輪圈所帶來的視覺效果遠比對操控上的幫助來得重要,而奧迪也準備了同尺寸的雙七輻式輪圈工消費者選擇。
SQ5的內飾和普通版車型如出一轍,雖然有點悶吧,但在易用性上卻能和普通版Q5保持高度一致,幾乎是傻瓜式控制,論上手度,奧迪仍然比奔馳寶馬要高出一截。
內飾的做工和用料也保持奧迪的高品質,很難挑出瑕疵,作為一套高品質的SUV,當然會有些運動風格的裝飾,以陪襯S for Sport。
三幅式平底方向盤和S5、S6等一樣,觸摸的手感非常好,而且尺寸也貼合一臺運動車的需求,比較太大的盤環在攻略彎道時會顯得異常笨拙。
炮筒式儀表盤除了SQ5的字樣外,最大的區別就應該是那個極速300kph的速度表了,雖然SQ5被強制限定250kph的極速,但大家都知道,SQ5遠不止如此“不濟”。
MMI系統已經加入了互聯駕駛功能,以適應新時代的發展,而且本地化程度更高,耕耘中國市場多年,奧迪在這方面的確做得不錯。
SQ5以及進口Q5車型均標配B&O音響系統,雖然打著B&O的名頭,實為入門版級別,參考A5系列車型的選裝價格,僅為1.2萬元。而進階級別,即A7、A8車系上的那套選裝的B&O音響,索價9.5萬元,兩者的差別可以說是像卡片機和專業單反之間難以逾越的鴻溝。
SQ5的座椅算不上太運動,包裹性和S5的相比有所不及,但這是一臺SUV,用來攻略彎道的時間自然比屬于轎跑的S5要少,座椅做得更舒適一點也不為過啊。
8向電動調節座椅和普通版車型一樣,其實奧迪應該在SQ5的選裝表里提供像那張可調節選項非常多的,包括椅背和椅墊護翼也可調的選裝座椅,這樣既能滿足用戶在不同使用環境下的需求,又是提升價值的好辦法。
但很可惜的是,Q5全系車型均沒有通風座椅選配,SQ5上也僅標配了足以加熱,縱使面板上已經預留了座椅通風的按鈕!??!在夏天期間,這部讓人熱血沸騰的SUV有可能會搖身一變,成為煎蛋利器。
后排座椅與普通版Q5完全沒有分別,坐墊屬于比較短的設計,但是因為椅背的傾斜度能夠調節,座椅調整的幅度比起大部分無法調節的車要多很多。
后排的空間也和普通版車型一樣,橫向空間足夠坐上三人,且互相干擾的情況不多。但因為排氣管和傳動軸的擺放,導致入侵了不少乘坐空間,三人乘坐時需要互相遷就一下。
只有出風口看似不大厚道,畢竟一臺接近70萬的SUV,后排沒有獨立空調真的很說不過去呢。
奧迪沒有因為這是一臺更運動的SUV而對尾箱草草了事,實用性依然非常高,可惜后排座椅無法完全放平,這樣會影響SQ5的實用性嗎?我覺得不會。
尾箱地板下還有一大個“地窖”,用來放些零散的小物件就太適合了,只是這個部位沒有做太多的隔熱,如果放食品就要注意一下了。
掛上了S家族的徽章,SQ5自然需要強悍的動力來證明自己的價值,高功率版本調校的3.0升V6機械增壓發動機在數據上比起S5上的那套還要出彩,由此帶來的加速表現非常戲劇化!猛踩下油門,前方的視線猛然壓縮成一點,形成隧道效應,幾乎完全忽略身邊的環境。
354PS最大功率,470Nm的峰值扭矩,這個數據完全沒有水分,也是其5.3秒0-100km/h加速成績的保證,雖然其最大功率和峰值扭矩的輸出轉速都少有推后,但對日常使用完全沒有影響,畢竟排量放在這里啊,而且還是機械增壓呢。
匹配來自ZF的8速手自一體變速箱,換擋速度堪比雙離合變速箱,平順性更勝雙離合不少,用在SQ5上,幾無破綻,而且8個檔位也對提升燃油經濟性幫助頗大。我實在找不到什么理由來要求奧迪為SQ5配上S-Tronic雙離合變速箱。
懸掛的結構和普通版Q5一樣,是前五連桿后梯形連桿結構,這樣復雜的懸掛結構用來處理公路路面自然非常適合,而且Q5本身的空間也足夠容納。而且S家族的懸掛調教也有所加強,激烈駕駛也絕不會讓其怯場。
跑得快,也要停得下,加強型的剎車系統自然必不可少,前剎車卡鉗是對象6活塞的貨色,加上更高性能的剎車片,控制這臺354匹的高頭大馬完全不是問題。
SQ5擁有駕駛模式選擇,在經濟、舒適和自動模式下,表現和配備低功率版3.0T發動機的Q5幾無分別,只是感覺到懸掛更硬朗,支撐力更足,不深踩油門的話,根本發現不了區別。
但是在動態模式下,SQ5簡直是車神上身般,滿身一股往前沖的氣勢,剛開始時會嚇得人不由自主地把腳放到剎車踏板上,一旦習慣了這種加速度,卻有著吸引人繼續向油門施壓的魔力,因為你根本想象不了,在一臺城市SUV上,竟然有這等令人上癮的動力。
而且車身的穩定性也超出預期,雖然無法扭轉物理法則,SUV的高重心問題依然存在,但因為更硬的彈簧和避震器,扭轉的情況已經改善不少,但你問我敢不敢開著SQ5劈彎?我很老實地回答你,不敢,因為其極限依然受重心所困,加速快并不一定代表其等于過彎好。
quattro四驅系統自然為提升車身穩定性出了不少力,但奇怪的是,奧迪并沒有在SQ5身上配備運動型差速器,甚至連選配都不是,這樣一來,讓SQ5在彎路上的動態要笨拙不少。但其實這樣也有好處,太好玩的動態,會讓人不自覺的沉迷其中,而忽略了危險所在。
SQ5不像大切諾基SRT8、X5M、ML63AMG等高階性能SUV那樣鼓足干勁突破物理極限,但無論是動力表現還是操控性都非常吸引,令人輕易地享受到性能表現和實用性的雙重愉悅。
SQ5本應面對的是加裝M-Sport Package套件的X3,但寶馬可沒有在中國市場引進這個套件,而很不幸地,保時捷在SQ5上市兩個月后在中國市場上公布了Macan的預售價格,自家人打自家人的難堪局面再次上演,親,還記得Q7被卡宴玩得多慘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