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城哈弗H6 Coupe是個比普通H6更注重公路駕駛和運動性的車型,于是懷著這份好奇心,開始了一次最特別的賽道試駕。
在外觀設計上長城哈弗應該說算是自主品牌中最用心的品牌之一了,整個產品線都很少有山寨或者抄襲的氣息,就算難得借鑒一下也都會找那些在國內根本沒有上市過的產品,點評君認為從這一點上來說還是比較有節操的。
車身尺寸為長4549mm×寬1835mm×高1700mm,軸距為2720mm。整體尺寸都要比哈弗H6小了一圈,但軸距更長了40mm。從這些數據上我們也不難看出H6 Coupe并不是在H6基礎上的改型,而是一款更獨立的車型。
車尾的線條和設計都比較時尚,不過令人意外的是轉向燈和倒車燈并不是集成在尾部非常顯眼的燈組內,而是位于下保險杠上看似反光條的部件內,這種設計也只能用奇葩來形容了(不由得讓點評君想起了一些用反光板假裝剎車燈的一些國產小面)。
中網的設計非常具有創意,內部交叉的斜向網格看上去就像鐵絲網一樣,不僅如此,摸上去也更像。
車前大燈集成了LED日間行車燈與帶透鏡的氙氣近光燈(廠家的工作人員就是這么介紹的,可能是長城開發的一種新的黑科技)以及鹵素光源的遠光燈。
相比霧燈來說,前后12點倒車雷達是消費者更為關注的配置。反正它都裝了,自主品牌在配置方面真是從不含糊。
19英寸的輪輞非常的霸氣美觀,來自韓國的MERS輪胎扁平比為225/55 R19。倒是在后備箱底下的備胎是專業越野輪胎生產商固鉑的,總覺得哪兒不對。
哈弗H6 Coupe積極響應了從汽配城流傳出的炫酷高位剎車燈設計,點評君大膽推測未來這種肯定受中國2345678線城市消費者喜愛的設計還會出現其他車型和其他自主品牌上。更期待有朝一日合資品牌也能向長城哈弗學習,接個“地氣”。
目前自主品牌在內飾設計方面都顯得越來越得心應手,長城哈弗H6 Coupe成功塑造大氣寬敞的內飾氣氛。內飾飾板做工也相當出色,各種儲物格的蓋板和扶手阻尼適中。
三幅方向盤確實沒有辜負運動之名,不過包裹的皮革手感一般,即使兩側已經做了打孔處理,但握上去的感覺還是比較滑溜的。方向盤的后方還有換擋撥片。
碩大的觸摸屏是目前自主品牌的特色之一,從短時間的使用上來說反應很迅速,比較好操作。除了常規的導航、多媒體、藍牙電話以外,它還可以用于顯示倒車影像、可視化倒車雷達和車輛右側視野盲區的攝像頭監控畫面。
選檔桿后方有著一堆功能按鍵,包括了泊車輔助、并線盲區警示、車身穩定系統、陡坡緩降以及車輛駕駛模式選擇的按鈕等。
座椅的造型非常的豪華,實際上椅背和椅面的尺寸也比較寬大,對駕駛者腿部和背部的承托力都比較出色。不過較為瘦弱的駕乘者可能會覺得兩側的包裹性有些欠缺。前排座椅支持加熱功能。
后排座椅也比較寬大,椅面對于腿部的支撐力度不錯,當然包裹性肯定比前排更差一些。
后排座椅的椅背支持多段角度調節,這項功能在SUV上目前越來越常見了。
后排擁有獨立的中部空調出風口以及左右座椅電加熱功能,特別適用的是其為后排提供了標準插口的220V電源插座,可以方便的為筆記本電腦供電。
在B柱處還為后排乘客設計了一個把手,方便上下車,可惜點評君還未到需要使用它的年紀,目前來看并沒有什么用。
車門飾板的設計很有意思,L形的裝飾條總讓你以為車門上有一個把手,然而實際上并沒有。
后排車門內也有一個飲料槽,非常實用。在中國市場廣受好評的配置,可惜并不是全系標配。后備箱空間寬敞,后排座椅更可按4/6比例翻倒放平。
同樣是2.0T發動機,H6 Coupe所使用的發動機型號與H6的有所不同,在輸出功率上有了較大的提升,最高功率可達145kW,最大可輸出扭矩為315N·m,只是發動機的轉速區間比較狹窄,斷油點僅為5500rpm,在賽道試駕的過程中往往容易出現在彎中轉速不夠用的情況。
由格特拉克提供的6速雙離合變速箱由于較低的成本和較高的傳動效率,目前在自主品牌中也開始越來越流行了。從試駕過程中看,這臺變速箱并沒有什么怪脾氣,在手動模式中會完全按照駕駛者的意圖進行升檔,如果任由轉速上升,那變速箱只有到斷油點才會進行強制升檔,很科學!
H6 Coupe的自動變速箱只能匹配兩驅車型,所以四驅車型就只能搭配手動變速箱了。
在越野(或者說復雜路況)體驗環節,H6 Coupe的底盤表現出較為舒適的一面,通過輪胎模擬的原石路面和搓板路時車內的震動控制得較好,乘客和駕駛者都比較從容,而且在復雜路面上很容易就能掌握住方向,行駛穩定。
值得肯定的是在搓板路環節車內完全沒有發出異響,也顯示出了內飾部件良好的做工。底盤懸掛結構工作非常穩定,大部分顛簸都被懸掛系統吸收。
還是去賽道上說點正經的吧,動力對于城市使用來說還算充足,但相應的速度不算太快,特別是這臺發動機的渦輪遲滯依然比較明顯,在踩下油門到發動機全力輸出之間有一個短暫的攀升過程,所以要在賽道上開好這臺車對于駕駛者來說穩定的油門輸出非常關鍵。
變速箱執行手動模式的升檔還是非常迅速的,只是由于車輛的轉速區間比較窄,在面對上海國際賽車場中長距離彎道時往往會處在轉速不高但也退不了檔的尷尬境地。另外變速箱對于激烈駕駛的承受能力也有限,有時候降檔需要駕駛者對換檔撥片更為執著的操作才能見效
彎道本就不是絕大多數SUV的強項,H6 Coupe也是如此,轉向助力不算太大,手感也比較沉,但這較沉的手感對駕駛者體會路面變化和車身狀態姿態并沒有什么實際效果,好在轉向的指向性還算不錯,只要駕駛不過于魯莽,保證車輛在彎中的正確走線不算太難。
H6 Coupe的電子系統工作較為高效,在彎角中過大的轉向角度就會觸發電子系統的制動介入,另外車輛的前束是偏向轉向不足的設定,這樣在接近車輛極限的狀態時會更易于掌控,另外轉向不足的設定也幫助本來就重心較高的SUV避免在突然轉向時側翻。
上一次點評君在賽道上駕駛SUV似乎還是一臺寶馬X5M車型,然而現在自主品牌也有信心把自家產品拿到賽道上檢驗,我覺得是一件好事。
總結:
在我看來這個車型與H6的關聯可能在于更希望傍上H6那驚人的銷量和人氣,而關于Coupe我想可能只能從設計風格上去解釋了,個人而言,舒適仍然是這臺車底盤給人留下的第一印象,對于消費者來說,最高配車型17.18萬的售價可能也僅僅能留下一個“貴”的印象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