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一汽奔騰X80推出之后多年,我們終于迎來X家族里面的新成員,小型SUV奔騰X40。讓我們關注的除了它在已經競爭激烈的小型SUV市場中的競爭力,另外就是“互聯SUV”的名號究竟能帶給我們什么期待呢?
經濟實用,好開夠用
這次的行程圍著海南環島高速跑了整整一圈,真算是切實地好好試駕了一番。奔騰X40全系標配一汽的4GB16 1.6L自然吸氣發動機,最大功率114馬力,峰值扭矩155Nm,配合來自愛信的第三代6速手自一體變速箱。數據在同級別車型中并不特別突出,動力也確實說不上充沛,不過自然吸氣的特性使得整個提速過程非常順暢,尤其是起步階段比較舒服。
所以,這套1.6L+6AT主打的更多的是經濟省油,在這幾天超過600km的試駕過程中,綜合油耗可以達到百公里7升的水平,高速巡航甚至可以將油耗拉低至百公里5升左右。另外,剎車的調教是車云菌非常喜歡的風格,同樣非常線性,幾乎沒有任何曠量,很容易控制車身姿態,這一點也更有利于增加乘坐的舒適程度,不會輕易出現“點頭”的情況。
變速箱采用了來自愛信的6AT,相比同級別CVT、5AT甚至4AT來說已經是個優勢,換擋邏輯簡單而直接,升檔的節奏平穩,降檔比較積極。系統判斷降檔的時機來的比較早,尤其是使用6檔巡航的時候,稍微輕踩油門,變速箱機會降到5檔,可以一定程度上彌補有些羸弱的動力。但這種積極基本只會發生在降一檔的情況下,如果你覺得動力仍然不夠,繼續深踩油門卻很難觸發第二次降檔,變速箱更希望讓你等待片刻,待自然吸氣發動機的動力補上。從舒適的角度來考慮,車云菌覺得這樣的邏輯也確實有利于舒適性和靜音性,畢竟強行降一檔之后,這款發動機高轉速的聲音并不怎么好聽。
雖然動力上更加偏向舒適經濟,然而懸掛并不是想象中的舒適調教。前麥弗遜后扭力梁的結構整體都比較有彈性,與同門師兄森雅R7的調教相似,也算繼承了大哥X80底盤偏硬的風格,雖然對于路面震動的過濾并不完全,但過彎時有了一定的側向支撐力。不過,車云菌覺得既然整車的定位并沒有運動基因,也許以后將懸掛調軟一些,對于舒適性會更有提高。另外,大約在時速超過90km之后,對于風噪的控制也有待提高。
總的來說,對于行駛層面車云菌整體還是比較滿意的,對于一輛平時代步的小型SUV來說,好開省油的特點是這個層面的老百姓更加看重的。
車載互聯,噱頭or突破?
車內的整體風格沒有做得太花俏,中控倒梯形的造型與方向盤保持一致,簡單大方耐看。中間是夏普提供的8英寸懸浮式大屏,在這塊屏幕上顯示的是奔騰著重推出的D-Life信息娛樂系統。官方稱這套系統為國內第一款具有社交屬性的網聯汽車,可以建立車友朋友圈、車友群、車友群,甚至還包括查找身邊的美女車友,像是活脫脫的一款奔騰版的微信。
除了支持百度Carlife,兼容iOS和安卓系統與手機互聯之外,語音功能是D-Life系統的主打。通過點擊圖標或者說出“奔騰你好”可以喚醒語音助手,可以實現包括導航、娛樂、天氣預報、維修保養等主要功能。因為有4G聯網(流量終身提供),還可以實現關鍵詞百科、朗讀、繞口令、文字轉化以及復雜數字運算等功能。有意思的是,語音內置了全國各地主流的方言,可以切換成東北話、四川話、湖南話、廣東話等等。
而主界面上的“想聊”則是其中最值得注意的地方。它將所謂的社交屬性帶到了車上,將每輛車作為一個個體,在系統中可以查看附近的車、附近的群,也可以通過年齡、性別、車牌號等條件來搜索其他車輛并加為好友進行交流,相當于將奔騰車主集合起來,配備了一套原生的車友會。在車主群中,車主之間采用語音交流,也可以發送個人名片、位置共享,甚至還能發送彈幕在群里飄屏。車云菌馬上想到是不是下一步都可以搶紅包了?答案還真是肯定的,奔騰后續還會推出搶紅包、購物電商等功能。
這種典型的自主品牌式接地氣設計確實為國人的使用習慣做足了功課。不過仔細想想,車云菌似乎有些自己不成熟的小想法。
首先,面對移動互聯中手機對于車機的沖擊,主機廠們無一例外不在思考如何與之抗衡,但過于生硬地將手機的屬性照搬到車內,給人一種用力過猛的感覺。汽車的根本屬性是作為交通工具的代步功能,而車機上的功能只是作為輔助出行的意義存在,直接將移動互聯搬到車內似乎有些喧賓奪主。如果更多地讓副駕駛或停車的時候操作,那這究竟是方便還是不方便呢?近些年涌現出來的像語音、手勢操作、駕駛輔助、AR等各種車內黑科技,似乎為的都是讓駕駛員能將注意力更專注在駕駛上,而不是產生一些看似酷炫實則分散駕駛員精力的功能。也許在我們開發具有我們自己特色的車機系統之前,我們要先弄清車機的智能和網聯化發展的根本目的是什么。
其次,語音功能看起來很炫,但并不支持自然語言,也就是說像“我餓了”這種語句系統是聽不懂的,而是要說“搜索(導航)附近的飯店”。對于當前語音人工智能里重要的一項技術,對自然語言的不支持是車主獲得智能和親切感的一大屏障,尤其是目前市場上已經開始逐漸有支持自然語言的語音識別出現了。
另外,通過車牌號就能查到車主的信息,連上前搭訕的步驟都省了,確實方便得很。不過,如果對方的車主不愿意收到這種友好的問候怎么辦呢?在如今這個越來越強調隱私的時代,信息過分地透明化是否與整體發展方向背道而馳呢?
從這次上市前的試駕來看,所謂的智能助手噱頭是非常足的,功能琳瑯滿目,短時間內能吸引到很多人的眼球,尤其是迎合了更多年輕人追求互聯功能的口味。但從體驗上來講,也許是由于試裝車的原因,至少語音識別的成功率并沒有想象中的高,在收聽網絡電臺的時候還會誤觸發語音功能。從長遠來看,做好品控,從更多人機、做工細節入手,也許更能獲得好的口碑。
年輕化設計和空間是優勢
從2016年來看,整個SUV市場尤其是小型SUV市場的發展繼續一路高歌猛進,在銷量排行的上方已經占據了一分天下,緊追緊湊級SUV的份額。尤其是受到合資品牌的鼓勵,雖然市場已經趨向于紅海,自主品牌們仍然在繼續補充更多小型SUV進入市場。
在這樣一個趨勢之下,奔騰X40的推出不僅僅是抓抓了這一波潮流,更有一定的戰略意義。目前奔騰SUV家族中只有X80一款緊湊級SUV,相比哈弗、長安、北汽等對手產品線明顯單薄。而且自2013年上市之后也過去了將近四年,雖然在去年經過了一次改款,但也是時候推出一款新車來刺激一下消費者了。
除了專門為年輕人打造的D-Life,奔騰X40的外形在新的家族化設計的基礎上,突出表現了簡潔有力的肌肉感。從六邊形的前進氣格柵到“開眼角”式設計的前大燈,隱約能看出馬自達混動設計的影子,貫穿式的腰線將它們與相呼應的尾部設計相聯結,是同級競品中少有的硬朗派,外觀有一定的辨識度。
另一個優勢是在空間上。奔騰X40的三圍分別為4310×1780×1680mm,屬于典型的小型SUV尺寸,不過軸距達到了2600mm。這樣的空間在同級別競品中幾乎處于領先水平,實際體驗下來,184cm的身高坐在前排后排也都不會感到局促。
新車預計將會是7-10萬這樣一個價格區間,全系標配了發動機啟停、后窗除霧、防炫目后視鏡、8英寸中控屏幕、USB/藍牙連接。另外,中高配置還有BOSCH第九代ESP系統(不過可惜不是標配)、倒車影像、胎壓監測、座椅加熱、定速巡航、無鑰匙進入/啟動等,配置也算比較豐富。
小結
綜合來看,奔騰X40的駕駛感受、空間和配置都有不錯的表現。另外,就主打的車聯網社交屬性來說,超前的互聯網意識本身是值得表揚的,但不要忽略了汽車本身最根本的傳統技術和實用品質,這也仍然是目前最終更能打動消費者的決定性因素。當然,它的表現究竟如何還是等待市場的檢驗,讓我們期待3月9號一汽奔騰X40的正式上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