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而,正所謂“天下沒有不散的筵席”,2000年后的伊拉克戰爭、阿富汗戰爭,以及各種嚴峻的反恐形勢,皮薄餡大的悍馬即使后期推出了M1114(軍內編號)裝甲加強型悍馬,可終于還是扛不住形勢的變化。JLTV聯合輕型戰術車輛計劃浮出水面,由多家公司參與競標的新時代輕型通用車輛開始嶄露頭角。
即使有了新型車輛替代悍馬,美國人也沒有將“過時”的悍馬爽快地賣給咱們國家財大氣粗的土豪公司,其實從一個側面也可以反映出我們國家在軍用車輛方面的發展水平,如果咱們有更優秀的產品,美國人恐怕巴不得你還能有閑錢把它們的閑置資產買去。圖為JLTV聯合輕型戰術車輛計劃的競標車型之一。(圖片來源:網絡)
圖為美國國防部JLTV聯合輕型戰術車輛計劃參與競標車型之一。(圖片來源:網絡)
看到這樣的狠角色出現在美軍的序列當中,你還會懷念悍馬嗎?圖為美國國防部JLTV聯合輕型戰術車輛計劃參與競標車型之一。(圖片來源:網絡)
來自戰斗民族的軍用車輛當然是不可或缺的。圖為來自歷史悠久的GAZ汽車的GAZ-2975“虎”式4X4輕型裝甲車,其實同樣受到了美軍悍馬設計思想的影響,但與我們的“猛士”照搬的思路不同,戰斗民族將他們的1.5噸級通用車輛造的更強悍,同時俄羅斯深厚的動力總成研發能力,也不是我們一朝一夕就能具備到。
廣泛裝備俄羅斯強力部門的GAZ-2975“虎”式,甚至已經小批量的進入我國,裝備了部分地區的武警、特警部隊。(圖片來源:網絡)
出現在前不久的2015俄羅斯軍隊開放日上的“虎”式,應該是搭載了反坦克導彈武器站的變型車。(圖片來源:網絡)
新技術、新材料等方面的“欠債”,導致俄羅斯的軍車裝備多少受制于發動機/動力總成,新材料新工藝帶來的輕量化等的技術限制,因此在車族的通用化、燃油經濟性等方面都或多或少與歐美國家的先進技術裝備存在一定的代差。
好了,看完戰斗民族的輕型軍用車輛,我們最后來看一部非常經典的車輛,同時也是這個地球上軍民兩用做的最為出色的作品:奔馳G-Class。奔馳G55 AMG以及新近推出的G63 AMG,除了在眾多越野迷心目中殿堂級的地位之外,其實該系列也幾乎裝備了整個歐洲/西方國家的軍隊和強力部門。
相比悍馬,G系列從軍路擔當的是0.5-0.75噸系列,類似我軍的“勇士”系列。其早在40多年前就完成的初始設計,高可靠性和耐用性為其打下了從軍的堅實基礎,而且從工業設計的角度,G系列也絕對是一個堪稱經典的案例,有許多值得我國的汽車工業從業者學習之處。
軍隊裝備像奔馳G系列這樣的0.5噸級輕型越野車,主要用途在于日常通勤,以及戰場上的隨行偵查、快速突擊、要員接送等任務,出勤率極高,因此高可靠性、耐用性,以及使用成本相對較低都極為重要。(圖片來源:網絡)
曾在二戰期間結下梁子的法國人,到頭來還引進了奔馳G-Class的技術,由標致汽車取得授權,生產了標致版的奔馳G系列軍車:標致P4's。(圖為法軍裝備的P4's,來源:網絡)
從LCAC氣墊船上出來的搭載重機槍的奔馳G系列輕型武裝突擊車。(圖片來源:網絡)
相對于前面的皮卡版G系,這個標準的五門版G系是不是親切多了?從該車型誕生至今,除了一直在民用市場上廣受歡迎之外,也一直在眾多國家的軍隊和強力部門中服役了幾十年。奔馳在G系列上不僅錢是賺的盆滿缽滿,品牌的耐用、可靠口碑那也是無人能敵啊!
圖為裝甲加強版奔馳G系軍車。由于奔馳旗下擁有眾多不同排量的發動機可供選擇,也間接決定了奔馳G系會是一款非常優秀的軍車,可供軍方選擇的范圍就極大。
本文總結:從BJ 212時代到北京汽車與美國克萊斯勒汽車合資國產Cherokee(小切諾基),到1990年代末長豐汽車與日本三菱汽車合資國產一代名車Pajero帕杰羅(先后兩代車型V33、V73國產),再到后來長豐獵豹在帕杰羅基礎上推出的“黑金剛”(其實就是掛自主品牌標的帕杰羅)系列車型大規模裝備軍隊等部門,直至北京汽車推出的“勇士”系列軍車裝備部隊,并被正式成為第二代軍車,期間我國在高性能越野車的發展上可謂用盡了辦法。
由此我們便不難想象,雖然不是什么高精尖的“大國重器”,但是因為裝備數量和規模龐大,依托從其它國家進口是絕對不現實的道路,這就對本國的汽車工業提出了很高的要求,包括本期中大家看到的高度仿制美軍悍馬的“猛士”系列軍車,當大洋彼岸已經開始用新車型替換它的時候,我們的“猛士”才開始陸續裝備部隊。
接下來還將有一期內容,為大家奉上中重型軍用車輛的一些獨家看法,但歸根結底是希望在反法西斯70周年的閱兵式上看到我們中國自己強大的軍事力量,才能防止重蹈覆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