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部汽車網訊】誕生僅兩年的品牌,銷量已超過20萬輛——很難想象,這是一個皮卡品牌取得的成績。長城炮的出現,不亞于給皮卡行業投下一枚重磅“炮彈”,它激起的巨大浪花,直接改變了中國皮卡市場的走勢,其背后的爆款邏輯,值得細細品味。
品類創新,破局的“新鑰匙”
所謂“品類”,就是消費者在購買決策中所涉及的最后一級商品分類,由該品類可以關聯到品牌,并在該分類中完成相關的購買決策。商業圈有這樣一句話,“一流公司做品類,二流公司做品牌,三流公司做產品”,品類創新之難,難在“洞察”和“能力”上。一方面,開創新品類的本質是“認知升級”;另一方面,要在激烈的競爭中捅破天花板,能做到這兩點的品牌,絕非泛泛之輩。
長城炮能實現品類創新,開創一個皮卡新時代,可謂是“命中注定”。長城皮卡在中國市場有著長達20多年的積累,對消費者痛點的理解相當深入,它打造的長城炮,將潛在的皮卡消費需求挖掘出來,也就是說,長城炮給了自己打開新世界大門的鑰匙,選了一條既寬且長、用戶買賬的新賽道。同時,長城皮卡積累的核心技術足夠厚重,業務體系能支撐“智慧密集型”的品類創新,絕沒有“雷聲大雨點小”和“后勁不足”的尷尬。
從乘用、商用、越野3大細分品類到N類改裝車,從“炮彈計劃”發布,到推出“騎士拍檔”機車炮、越野炮珠峰版,長城炮的新老品類和諧共存,并共同拉動品牌提升,一道掀起皮卡的“品類創新運動”。
跨界拓圈,開放的“新思路”
如果說大品類成就大品牌,那么無界生長,則讓品牌常變常新。我們現在提到長城炮,想到的不只是皮卡,還有越野、騎行、路亞、機車、露營,甚至還會聯想到太平湖畔的柔風、雅魯藏布江邊的雪山和成都街頭呼嘯而過的騎士,這一切,都是長城炮跨界拓圈的結果。
“界”其實是管理上的需要,當跨界成為當今社會的常態后,品牌就要用開放的心態擺脫束縛,用更開闊的思路去讓自己的“界”不斷外移,在跨界中破圈,用合作打開新的商機,在拓圈中出圈,融入更多的朋友圈。同時,在拓圈的過程中,尊重原圈層消費者的感受,將跨界的重心放在共鳴而非自嗨上,讓各圈層愿意去“交個朋友”。
通過長城炮的跨界拓圈,我們會發現,無論是越野、騎行還是路亞、機車、露營,各圈層消費者都甘愿“吃下這波安利”并自發進行二次傳播,這就是長城炮的高明之處——不是灌輸而是點燃、喚醒,讓消費者發現皮卡的更多可能,從而成為長城炮的自來粉。
用戶共創,玩車的“新方式”
在全網傳播中保持高聲量的長城炮,用短短兩年時間實現20萬臺的銷量,但它并沒有沉浸在漂亮的報表中無法自拔,而是繼續“與用戶玩在一起”。在長城炮看來,汽車終究是用戶在開,體驗歸根結底是用戶說了算,所以,必須與用戶共創,打造真正個性化、定制化、專屬化的消費感受。
中國首款全尺寸皮卡的命名共創,打造“炮彈仔”潮玩時尚IP,推出業內首個皮卡文創服飾,評論互動贏取炮彈仔定制水杯、帽子等周邊,再加上聯合達人共創性能升級、功能強化、場景無限拓展的個性化車型,以及與用戶共同探討出行、政策、未來發展,在長城炮的推動下,用戶的滿足感和獲得感飆升,共創、共享也向更深層拓展。
兩年20萬臺的成績,對長城炮而言,是品牌發展歷程中的坐標,時時回望不跑偏;更重要的是,從坐標再出發,以皮卡新品類開創者、皮卡文化引領者、用戶共創領潮者的身份,穩扎穩打向上走,打贏中國,走向全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