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部汽車網訊】在試駕全新天籟之前,提起天籟這兩個字,我的記憶還停留在第五代和第六代天籟上,又大又有氣場又舒適,感覺和凱美瑞雅閣之流就完全不同。但誰也想不到,在后兩者已經全面年輕化之后,第七代天籟也會走上這條道路,搖身一變就又是一代少年,那么從前的舒適、從容和穩重還會在全新天籟上出現嗎?
不過其實話說回來,從第六代天籟大改款使用V-motion第一代設計語言之后,就應該有所預見到未來的天籟也必然如此,雖說當時的西瑪先行此舉卻并未獲得很好的收效,但天籟作為家族重點車型,又怎會被家族式設計所遺忘。
前兩代天籟其實已經足夠修長,至少在視覺效果上,而這一代天籟則是實打實的將車身和軸距進一步增加,只不過在全新的設計語言、更加鋒利和激進的設計風格下,它從視覺效果上并沒有前兩代那么龐大,只是更加低矮和富有進攻性,應該能贏得不少年輕人的喜歡。
不過在配置方面,全新天籟的不同配置之間的差異比較明顯,例如我們這臺2.0T中配車型,就缺失了全景影像、ACC自適應巡航等,而輪圈也降級為17英寸輪圈,雖然輪胎沒有變化,但是視覺效果上比頂配的19英寸40扁平比的輪胎和輪圈差了很多。
全新天籟的內飾設計也產生了非常明顯的變化,整體變得簡潔了許多,同時也不再有什么老成和古板的元素,年輕時尚,功能性布局清晰了然,視覺效果不錯。
在配置方面全新天籟的表現屬于同級別正常水平,例如現在主流的車載熱點、抬頭顯示等功能都有所搭載,不過如果再配上Carplay、安卓Auto和無線充電功能鍵就好了。
日產的座椅舒適性是非常出色的,在同級別車型當中很難找到和它能同樣舒適的座椅,全新天籟同樣如此,而且由于拉長了車身和軸距,后排的腿部空間更加豐富,不過頭部空間相對緊湊,這也是受到車身高度整體降低的影響。
全新天籟的儲物空間方面和現款車型并未有明顯區別,整體表現也沒有太多亮點,日常使用夠用,不過門板儲物格除了前方的杯托以外都非常狹窄,也就能放個手機錢包之類,表現比較一般。
全新天籟在動力系統上發生了較大變化,新車型提供2.0T和2.0升自吸兩個版本的車型,這也和北美版車型有所不同,北美車型提供了2.0T和2.5升自吸兩個版本,同時2.5升車型還提供了四驅系統,這在國內車型上是沒有的。
全新天籟的這臺發動機簡單來說就是在需要動力的提供充沛的動力,而在不需要的動力的時候,又會提供更好的燃油經濟性,這兩者之間可以自由的、無縫的進行切換。具體切換過程日常駕駛肯定是感受不到的,從動力角度來講,其實并沒有特別明顯的驚喜,不過平順性和動力的線性程度倒是出人意料。
全新天籟雖然長了一副非常運動的面孔,但是其整體駕駛感受依然是非常偏向舒適和沉穩風格的,尤其是底盤的質感,濾震能力非常出色,相應的抗側傾能力卻不算出彩,這對于家用來說已經足夠了。當然,在各種主被動安全配置上,全新天籟也自然不肯落后,類似車道保持、防碰撞預警、盲區輔助、緊急制動輔助、疲勞駕駛檢測等都有所出現,表現不錯。
總結:
試駕完對于全新天籟最大的感受就是整體出色的平衡,沒有刻意為了追求什么東西而丟掉一些更重要的東西,傳統以來的舒適、穩重并沒有缺失,反而進一步發揚光大,而也在此基礎上增加了運動的外觀、時尚的設計等元素,這樣很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