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部汽車網訊】 Model X是特斯拉在Roadster、Model S之后推出的第三款車型,也是最貴的車型。由于特斯拉的下一款產品Model 3定位于平價車型,所以在今后很長一段時間內,Model X都將保持特斯拉旗艦車型的地位。特斯拉最早在設定分層品牌旗下車系的時候,有一段非常有趣的故事,以英文中的“sexy”(時髦的,性感的,迷人的,當然你也可以硬生生的理解為色情的)單詞中的四個字母S、E、X、Y來分別命名旗下的幾款車型。那么剛剛提到的Model 3又從何而來,是因為E已經被注冊,所以無奈之下,形象的找來了3來替代E。很有趣的一個品牌原創故事,當然并不是為了喧賓奪主,而是更方便而精準的分辨特斯拉目前旗下的四款車型,更精準的記得今天我們體驗的主角—特斯拉Model X。
感受技術流派打造的汽車,我們先從外觀設計開始。如果說第一眼這臺車能夠打動你,甚至是驚艷到你的,一定是它的鷹翼門,并且它的鷹翼門是在后門。而且仔細回想一下,鷹翼門出現在SUV車型上也肯定是前無古人的獨一樁。
關于鷹翼門,很多人的第一擔心就是,停車場如何開車門, 如何保證車門上掀不會被天花板或者管路磕碰。不過這些顧慮對于特斯拉這樣的黑科技廠來講完全不叫事。鷹翼門的設計比傳統開啟方式的車門更實用,折疊后的車門不會占用更多的空間,同時在狹窄的停車場內也方便后排乘客上下車。而且鷹翼門還配有開啟感應器,能夠偵測開啟的角度以及高度,以免撞到車庫的房頂。
特斯拉Model X全車系共計有75D、90D、100D、P100D這四款車型。而我們這次體驗的車型就是旗艦款P100D。Model X長寬高尺寸分別為5037mm,2070mm,1684mm,軸距為2965mm,最小離地間隙165mm。其實Model X與Model S是共用底盤,但明顯看身材就能夠知道,Model X擁有更龐大的空間,更多功能化的設定和更加好的通過特性。
其實對于外觀,我不想再過多的闡述。需要強調的亮點如下:1、家族化的造型設計辨識度很強。2、全LED的大燈層次設計把握的很抓神,一款好車,大燈能說明一切。3、浮夸的溜背造型剛剛開始不太好接受,但屬于耐看的類型。4、鷹翼門打開后真的很驚艷。但是對于外觀,我對特斯拉Model X還是有些疑問,畢竟是一家涉足汽車制造業比較年輕的企業,整車外部線條造型跟那些歐洲百年老牌相比肯定比較平淡,沒有傳承的線條,造型的立體度也要差一些意思。
關于內飾部分,其實車內除了擁有設計感之外,就只剩下兩塊碩大而又充滿魔性的屏幕。里面的信息從行車資料、溫度控制、電池狀態、多媒體信息,甚至到四門電動開閉,車輛工況設定等等應有盡有,主要是全車采用了虛擬控制技術,必須在這個屏幕上進行調節。
一些細節的處理,特斯拉總能讓這個小細節成為精華,并且無限倍放大,比如我特別欣賞的這個門拉手。這個設計細節估計僅僅會出現在概念車的設計草圖當中,而Model X讓它變為量產,這個拉手雖然實際操作中比較炫酷,但是觸感還是更偏視覺效果。
坐進駕駛席,在端詳了一番之后,抬起頭你才會發現另一個更大的驚喜或者是“殘酷”。這家伙竟然擁有直升機的駕駛視線,一個曲面的巨大面積的前風擋,幾乎已經延伸到了駕駛席的后腦勺兒位置,這樣的好處是對于前方視線的豎直角度的寬泛,讓人感覺心情一下子很舒展,但是對于北半球的酷熱夏季,毒辣的太陽對于上半部的銀色玻璃的設定,好想可以肆虐無底線。好在Model X的空調系統出奇的好,即便是暴曬后的駕駛艙,制冷模式全速工作,車輛開不出停車場,基本上車內的酷熱就降下來了。
在主動安全配置方面,Model X配備了包括并線輔助、車道偏離預警、主動安全系統、自適應續航等配置。而在基礎配置方面,舍棄了一些他們認為并不使用的或是與自身定位不符的配置,但總體而言配置比較全面。不過需要消費者注意的是Model X的許多配置需要自行付費選裝,當然這樣的做法確實有利有弊。
對于一臺車重2.4噸的Model X來說,自重并沒有成為車輛在追求性能道路上的絆腳石,而且由于電動機的特性,起步階段便可以爆發出最強的動力輸出,在行駛過程中的急加速階段,Model X也同樣有充足的能量來滿足車輛的任何加速操作。對于動能回收方面,Model X提供了多種強度可調節,消費者也可以根據自己的適應程度來選擇最適合自己的動能回收力度。
電動機總功率568kW,電動機總扭矩967Nm。工信部標定續航里程542公里。而配備100Kwh電池組的Model X根據NEDC標準測算,可將續航里程提高至約542公里。聊了這么多篇幅的動力參數和動力炫技,其實我坦言在對于談特斯拉,特別是特斯拉Model X P100D車型時,最不值得一談的就是動力,因為它的動力給人的感受太強,強到這已經不像是一臺車,一臺“汽車”。
對于這臺特斯拉Model X P100D,擁有先進的科技,環保的能耗,鬼怪般的性能和寬敞實用的車身結構,不能不說真的是無預算購車前提下的一臺尤物。而本次的簡單體驗,也令我們對于這個大家既熟悉、又陌生的產品有了更深度的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