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些年來,二手車電商迅速發展起來,線下的交易模式轉移到線上,能否會給消費者帶來更好的體驗?近日,筆者體驗了廣告打的兇猛的優信二手車,卻發現,標榜的服務并沒有完全提供,車輛約看一波三折,車商不斷推薦別的車輛,而且存在隱形收費。
看車經歷:不到20個小時 看上的車沒有了
優信二手車最近推廣的比較多的是其直購業務。最開始,筆者看好了一輛在連云港的標致2008 。從優信二手車的頁面介紹和圖片來看,車況良好且9.14萬的價格也在筆者承受范圍內。但買車是個大工程,事前不看車、不摸到實物心里總有點不安,于是筆者決定看在北京本地的車輛。
隨后,經過對比,筆者看中了一臺2011款馬自達。撥打優信網站頁面400電話預約看車。優信二手車客服咨詢了筆者的購車地點和預算,隨后告訴筆者,此車在北京豐臺區,購車顧問會聯系筆者,如果筆者關注新車的話,同款車有降價的情況,優信合作的經銷商也會致電筆者。
過了3個多小時后,優信的購車顧問聯系了筆者,并約定第二天上午十點在北京花鄉二手車交易市場看車。而在筆者要出發前,優信購車顧問致電并表示,車已經出售,如果要看車的話,可提供同等價位的車輛。此時筆者心中有個疑問:從筆者致電客服到約定看車的時間只隔不到20個小時,是優信二手車的售車效率高,還是“被”遭遇的虛假車源?
我伙呆:隱藏在金融背后的消費
在看車同時,筆者順便請教了購車顧問貸款問題。優信二手車購車顧問表示,購買車輛辦理貸款的話,也需要交納服務費3%。由于優信二手車表示提供車輛檢測服務并保障車況,筆者便咨詢車輛檢測是否需要收費,優信的購車顧問支支吾吾,表示涉及貸款的問題需要具體找相應的金融同事。
事實上,筆者從優信離職員工處了解到,除了交納服務費外,在貸款時,用戶還會面臨其他的收費類目:GPS收費、評估費、保險費用等等,而優信的工作人員在辦理業務,甚至用戶咨詢之前,均對收費三緘其口,而到了辦理貸款或者過戶之時,亮出收費條款,用戶即使有怨言,也不得不繳費。
此前,便有用戶深受其害。葉先生就是代表。葉先生表示自己在優信手車購買輛價值4萬元手車并辦理優信手車金融貸款服務。葉先生本以為自己只欠優信手車2萬元,后來才知道自己實際還欠優信手車44800元。也就說輛原價4萬元手車辦理優信金融貸款服務后費用陡然升至63800元。
由于沒有看到心儀的車輛,導致這次體驗并不完整,但這并不影響筆者發現優信二手車存在的兩大問題。實際上,存在虛假車源早已是優信二手車存在已久的問題,合作車商為了吸引客戶,上傳虛假車源將用戶引到線下進而推薦其他車輛,促成交易。但對消費者而言,這種體驗非常差,為了達成交易,優信則睜一只眼閉一只眼。
在二手車電商競爭激烈的當下,提升用戶體驗是各家突圍的法寶之一。希望優信二手車能夠在未來的規劃中迅速改進,這樣才能保證不掉隊、持續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