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2016日內瓦車展發布的C-HR絕對能夠亮傻眼,對于這款車,豐田非常誠懇地表示這是百分百的量產車型。不過話又說回來了,C-HR這么激進的造型,到底是豐田故意炫耀自己的造車模具工藝技術超強,還是明擺地坑全世界的鈑金維修師傅呢?
C-HR這么激進的造型,到底是豐田故意炫耀自己的造車模具工藝技術超強,還是明擺地坑全世界的鈑金維修師傅呢。
C-HR的前臉一看便知道是KEEN LOOK基因的繼承者。
LED光源的大燈,在上層燈媚底層LED日間行車燈的包裹下是“殺氣騰騰”。
C-HR的前臉一看便知道是KEEN LOOK基因的繼承者,但是這位繼承者又進行了自我的變異進化,前大燈與藍色的豐田“牛頭標”連接起來,這個造型在天朝內的雷凌是有過先例,但是大燈的內部已換成了LED光源,在上層燈媚底層LED日間行車燈的包裹下是“殺氣騰騰”。而標準的KEEN LOOK”大口“下格柵被一分為二,而且前包圍還配有大燈清洗和六個雷達探頭,估計高配車型是會自動泊車系統。
車身復雜的造型,絕對是挑戰鈑金維修工藝。
復雜的下腰線是立體內凹的,而且貫穿了整個車身的側面。
挑戰鈑金維修工藝的車身造型。
C-HR前臉的造型是頗為“兇惡”,但是這是一輛量產車,也就是會有剮蹭而需要維修的時候,前臉的前包圍,大燈,發動機蓋這些都是可以隨意更換的,但是車身呢,車身也就是涉及到全車最敏感的位置--車架了。C-HR的車身有兩天腰線,通常車廠都會在上腰線打造文章,但是豐田卻是出奇在下腰線玩了起來,從前大燈的末端開始就通過前葉子板和前門急速下降后緩緩上升,到了后門有急速上升到后葉子板,最后與尾燈水平對接。之所以說是挑戰鈑金維修工藝,是因為這條下腰線是立體內凹的,這就意味著這個位置一旦發生碰撞的話,對于如何拉伸修復,是個夠抓一個晚上頭腦的問題。這么復雜的腰線甚至把本來值得一提的隱藏式后沒把手和造型挺特別的“Y”字形輪轂給掩蓋了。
其實C-HR應該歸類為小型跨界車。
到位車尾部分,C-HR采用了類似CROSS風格的掀背尾部造型,而且車頂和A,B,部分C柱都黑色的涂裝。不過大AV君覺得嘛,跨界車固然的造型固然是好看,但是有一個致命的弊端就是,傾斜的尾部造型是非常影響行李箱的容積,而這輛小型的跨界車,肯定是定位在比較容易購買的級別,但是沒有實用性的話,這會很大輕度影響到銷量的。
C-HR采用豐田的TNGA平臺生產,除了常規動力車型外還會采用搭載于新普銳斯上的混合動力系統,并配備四驅系統。這款充滿個性的小型SUV,將競爭對手瞄準了日產JUKE和本田HR-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