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大模型公司深度求索(DeepSeek)為代表、被合稱為“六小龍”的6家“科技新貴”(深度求索、宇樹科技、強腦科技、云深處科技、游戲科學、群核科技)爆火出圈,使杭州再次爆火。
與此同時,廣東、南京、山東、深圳、武漢、上海等城市加入反思陣營,不斷自我拷問為什么沒有培育出“六小龍”企業。
值得注意的是,就在這一節點,為加速搶占新能源汽車產業制高點,推動新能源汽車領域出現更多“杭州六小龍”級別的明星企業,規模70億元的浙江省新能源汽車產業基金于2月18日落地。
70億
做大做強“浙系”新能源汽車產業
據悉,浙江省新能源汽車產業基金注冊于杭州市濱江區,是浙江省“4+1”專項基金群落地的第17支基金,也是規模最大、期限最長的一支產業集群基金,旨在推動新能源汽車集群化培育、規模化提升、智能化發展、國際化布局。
圖片來源:杭州資本
基金由杭州資本旗下基金管理平臺國舜投資作為基金管理人,聯合浙江金控下屬金投鼎新共同管理,采用“直投+子基金”模式,重點投向新能源汽車全產業鏈,涵蓋關鍵材料及零部件、整車制造、汽車后市場等上下游產業鏈環節,以及與新材料、新能源、集成電路、人工智能、智能網聯等方向的交叉領域。
浙江省發改委黨組成員、副主任李軍在基金成立當天表示,設立新能源汽車產業基金是省級層面統籌謀劃的重要舉措,希望基金立足杭州、輻射全省,聚焦智能駕駛、車規級芯片、固態電池等關鍵賽道,推動新能源汽車領域出現更多“杭州六小龍”級別的明星企業。
事實上,對于戰略性新興產業而言,早期的發展都離不開大量的資金投入,用來維持持續的創新和研發工作,而在這一階段,企業因回報時間過長、投入資金較大等原因難以實現快速盈利,更需要“耐心資本”堅持不懈地扶持。
2024年,浙江新能源汽車產業集群營收突破萬億元,比上年增長19.5%,增速位列全省15個特色產業集群第一,同時也成為浙江繼綠色石化、現代紡織與服裝、高端軟件、智能物聯四大萬億產業集群之后第五個產值突破萬億元的特色產業集群。
圖片來源:吉利控股
蓋世汽車了解到,下一步,浙江將進一步優化省內汽車產能布局,推動新能源汽車在智能駕駛等關鍵賽道取得創新突破,持續支持骨干企業全球化發展。
資本與產業共進化,才是助推穿越周期的核心能力,而各大產投機構都致力于當好長期資本、耐心資本以及戰略資本。可以預見的是,此次產業基金為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匯聚“源頭活水”,將助力以吉利汽車、零跑汽車為領頭羊的“浙系”新能源汽車產業鏈企業做大做強。
看好產業未來
真金白銀支持新能源汽車發展
作為戰略性新興產業,新能源汽車已成為各地政府重點發力的產業之一。除了浙江省,多地已設立產業基金,真金白銀助力產業鏈上下游企業蓬勃發展。
更早之前,2016年,經國務院批準設立的先進制造產業投資基金成立,基金規模200億,新能源汽車領域正是基金投資覆蓋的領域之一。
近年來崛起的汽車之城——安徽省,在2023年便成立了新能源汽車和智能網聯汽車產業主題基金,總規模180億元,以母子基金架構運行。其中,母基金規模40.4億元,存續期10年,按照“政府引導、市場運作、科學決策、防范風險”的原則,助推安徽省新能源汽車和智能網聯汽車產業提質擴量增效和“雙招雙引”。
就在同一年,安徽省縣域首支新能源汽車產業專項基金,中安新能源汽車基金在肥西注冊成立,總規模10億元。
隨著新能源汽車產業進入發展新階段,各地政府也在緊跟產業發展節奏。
比如,寧波市新能源汽車產業基金組建工作第一次籌備會于1月5日召開。
再如,根據2月5日舉行的佛山市高質量發展大會透露的消息,佛山新動能產業基金總規模200億元,首期規模40億元,聚焦產業鏈延鏈補鏈強鏈,分類投向三大重點領域。
其中,產業發展引導方向重點投向新型電力系統裝備、機器人、新能源汽車、新能源、半導體芯片、低空經濟等戰略性新興產業領域以及綠色氫能、生成式人工智能等未來產業領域的鏈主企業。
值得注意的是,作為“鏈主”,不少大型汽車集團也在充當投資人的角色。
2023年12月,廣汽集團與中國銀行、廣州產投舉行了戰略合作簽約儀式,三方將作為有限合伙人(LP)按33.4%、33.3%、33.3%的比例認繳出資,發起設立廣州新祺智聯股權投資基金。基金總規模300億元,首期規模100億元。主要投向新能源電池、能源生態、車聯網、智能駕駛、汽車芯片、智慧城市等智能網聯新能源汽車產業鏈上下游的重要項目。
據悉,北京汽車集團產業投資有限公司(簡稱“北汽產投”)2024年圍繞綠色能源、車規級芯片、具身智能等關鍵領域完成了20余個項目投資。
在2024年12月29日成立的北京順義汽車產業投資基金,規劃總規模20億元,首期10億元,正是由北汽產投和順義區政府投資基金的管理機構北京工順投資共同管理。
2025年,北汽產投計劃在北汽集團層面發起設立30億規模的產業母基金,培育汽車與泛汽車領域前瞻技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