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周具身智能、自動駕駛領域大事如下:
“天工”奪得全球首個人形機器人半馬冠軍
4月19日,全球首個人形機器人半程馬拉松在北京亦莊鳴槍開跑。
20支人形機器人賽隊與跑步愛好者一起沖出起跑線,在21.0975公里長的賽道上挑戰極限,開啟人機協同競技的新篇章。
由北京人形機器人創新中心組織參賽的“天工Ultra”獲得本屆人形機器人半程馬拉松機器人賽道冠軍,“松延動力N2”機器人奪得亞軍,上海卓益得機器人有限公司旗下“行者二號”機器人獲得季軍。
人形機器人“天工Ultra”沖線奪冠,圖片來源:北京亦莊
據“天工隊”技術負責人郭宜劼介紹,目前,天工的人形機器人峰值速度達到每小時12千米,平均速度在每小時10千米。針對馬拉松場景,“天工隊”在仿真環境中,不斷探索關節的力矩和轉速峰值提升人形機器人的運動速度;提高其在運動過程中對自身狀態和環境狀態的估計,增強穩定性。另外,在保證穩定性和速度上,提高擬人性,讓其跑姿更自然。
目前,北京經開區正全力打造全球一流具身智能機器人產業新城,已形成產業鏈完整覆蓋、生態體系健全完善、應用場景開放多元、強化全生命周期服務賦能四大顯著優勢。
小智點評:人形機器人踏上賽道奔跑,看似一小步,實則是科技和產業發展的一大步。此次半程馬拉松的舉辦,助力進入爆發期的機器人產業加速發展。
地平線發布最強智駕芯片“征程6P”
4月18日,地平線發布了最強第六代“征程6P”智駕芯片,同時,基于此芯片打造的“HSD城區輔助駕駛系統”也一同問世。
據悉,征程6P搭載18核ARM Cortex A78AE核心、4核BPU Nash核心,擁有560 TOPS算力,支持18MP前視感知,圖像處理帶寬達5.3Gpixel/s。
地平線展示了搭載征程6P的域控制器,靈活可插拔,可以像升級個人電腦一樣升級車載計算平臺。
此外,地平線HSD城區輔助駕駛系統將在2025年三季度正式量產上車,奇瑞汽車將成為首個合作采用此款智駕的汽車品牌。
圖片來源:地平線
截止今年第一季度,地平線已經累計交付了800萬顆芯片,累計上車200多個量產車型。2024年地平線在中國自主品牌乘用車智駕計算方案市場份額為33.97%。這意味著過去一年間,中國每賣出三臺智能汽車,就有一臺搭載地平線產品。
小智點評:按照征程6P的算力,其目的就是為即將開放的L3級輔助駕駛做準備。隨著智能駕駛在2025年正式進入產業拐點,地平線的朋友圈或將再次擴大。
公安部道研中心:虛假宣傳自動駕駛最高可判2年
4月17日消息,公安部道路交通安全研究中心官方公眾號“交通言究社”于近日發布了《智慧領航,安全護航——智能網聯汽車輔助駕駛功能使用須謹慎》文章,強調輔助駕駛不等于自動駕駛,駕駛人需謹慎使用。
文章表示,根據《汽車駕駛自動化分級》(GB/T 40429-2021),駕駛自動化分為0至5級。0-2級為輔助駕駛,駕駛人是責任主體;3-5級為自動駕駛,系統是責任主體。目前,國內量產車輛的輔助駕駛系統大多處于2級,尚未達到3級及以上。
在法律法規方面,文章強調,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廣告法》第二十八條,若車企通過廣告或宣傳材料虛構、夸大輔助駕駛功能(如將2級輔助駕駛描述為 “自動駕駛”),誤導消費者購買,市場監管部門可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廣告法》對虛假宣傳行為處以廣告費用5-10倍罰款,情節嚴重的吊銷營業執照。若虛假宣傳造成嚴重后果(如引發交通事故致人傷亡),可能觸犯《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第二百二十二條,可對責任人處2年以下有期徒刑或拘役,并處或單處罰金。
小智點評:智能駕駛作為一個新生事物,車企宣傳對消費者的引導作用不容忽視。越是發展“智駕”,越要對安全保持敬畏。車企應當帶頭,用安全改變中國智駕的敘事方式。
自動駕駛公司縱目科技已申請破產
4月15日,據天眼查顯示,縱目科技(上海)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縱目科技”)于近日新增一則破產審查案件,申請人為該公司,經辦法院為上海市浦東新區人民法院。
縱目科技成立于2013年,法定代表人為唐銳,注冊資本約9632萬人民幣,經營范圍包括汽車電子軟件的設計、制作、銷售自產產品,汽車電子硬件的研發、生產、銷售自產產品,汽車電子軟件及硬件的進出口、批發、傭金代理等。
據公開資料顯示,該公司曾以環視ADAS(高級駕駛輔助系統)和自動駕駛技術切入市場迅速崛起,客戶覆蓋長安、吉利、賽力斯等頭部車企。
2015年至2022年期間,公司完成A輪至E輪融資,投資方包括聯想、小米集團、君聯成業等知名資本,估值一度突破90億元。另在2024年3月28日,縱目科技向港交所遞交招股書,擬在香港主板掛牌上市,但在6個月后未能通過審核。
小智點評:隨著新能源汽車產業進行“智能化”下半場,勇立潮頭與黯然退場的故事,仍舊在一同上演。
小鵬圖靈AI芯片將于今年二季度量產上車
4月15日,在小鵬全球熱愛之夜2025首款全球旗艦小鵬X9上市發布會上,小鵬汽車董事長、CEO何小鵬表示,小鵬所有的產品形態底層都基于率先布局的AI和能源技術,其基因就是AI汽車公司。
據悉,小鵬汽車建立起自動駕駛全棧自研體系,涵蓋了云端大模型、車端大模型、面向大模型開發的AI芯片,以及面向大模型開發的底層架構四個領域。
圖片來源:小鵬汽車
基于全棧自研體系,小鵬汽車成為國內率先實現端到端大模型量產上車的車企,賦能智駕系統在中國復雜路況中積累了海量實戰經驗,并獲得更豐富的長尾場景和有效數據,展現出更高的全球適配性。
目前,小鵬汽車開始訓練72B(720億)參數量的基座模型,這樣的大模型具備更高的全球適應性,小鵬AI智駕正加速向全球演進。
為匹配高階AI智駕的算力需求,小鵬汽車全棧自研體系的核心技術成果——小鵬圖靈AI芯片,算力是現有芯片的三倍,將于2025年第二季度在中國內地率先量產上車。
小智點評:作為一家面向全球的AI汽車公司,自研芯片將助力小鵬汽車走得更遠。小鵬汽車將基于自身底層研發技術,賦能飛行汽車、AI機器人等衍生出的具體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