蓋世汽車訊 日前,德國汽車制造商寶馬集團公布,2024年,其營收同比下降8.4%至1,423.80億歐元;稅前利潤同比下降約35.8%至109.71億歐元;凈利潤同比下降36.9%至76.78億歐元。
圖片來源:寶馬集團
寶馬集團表示,其2025年汽車制造業務的盈利能力將顯著低于其長期目標,這主要受到歐美貿易摩擦加劇和中國市場銷售疲軟的雙重影響。
寶馬集團預計,2025年,其汽車制造業務的利潤率將維持在“5%至7%”之間,而其去年的汽車制造業務利潤率已降至6.3%,創下四年來的最低水平。寶馬集團的長期目標是將汽車制造業務的利潤率保持在8%以上。
隨著中國本土電動汽車制造商的崛起,寶馬集團在中國市場面臨激烈競爭,2025年將是又一個充滿挑戰的年份。寶馬集團首席執行官Oliver Zipse在接受彭博電視采訪時表示,歐美關稅政策的不確定性也正給該公司的前景蒙上陰影,預計今年將給該公司帶來約10億歐元的額外成本。
為應對市場變化并奪回市場份額,寶馬集團計劃在今年晚些時候啟動其全新電動汽車系列Neue Klasse的生產,并計劃到2027年向市場推出40款全新或升級的各類動力系統車型。Oliver Zipse表示:“我們對未來的增長充滿信心,因為我們擁有強大的產品線。盡管我們可能面臨地緣政治動蕩等挑戰,但我們仍會以積極的態度迎接2025年。”
目前,美國關稅政策已經影響到寶馬在墨西哥圣路易斯波托西工廠生產的車輛。雖然美國總統特朗普已推遲向符合《美墨加三國協議》(USMCA)的企業征收關稅,但寶馬集團仍未能滿足汽車零部件的本土含量要求。
寶馬集團生產主管Milan Nedeljkovic表示,該公司正在考慮增加北美地區的生產布局以符合USMCA的原產地規定,從而緩解關稅壓力,同時該公司也已計劃在美國和墨西哥進行一些投資。
然而,如果特朗普對從歐洲進口的車輛實施關稅政策,情況可能會進一步惡化,因為寶馬集團主要在德國生產其高端轎車。對此,Oliver Zipse補充道:“我們認為這些關稅不會持續太久,盡管其中一些關稅可能會持續較長時間??紤]到10億歐元的成本預估,我們的處境相對安全。”
寶馬集團還公布,2024年,其全球汽車交付量同比下降4%至2,450,854輛,而其在中國市場的銷量表現疲軟是主要拖累因素;在中國市場,寶馬集團旗下品牌寶馬和Mini的交付量同比下降13.4%,主要受到汽車售價下跌和制造成本上升的雙重壓力。另外,值得注意的是,梅賽德斯-奔馳集團去年在華交付量也同比下降7%,保時捷去年在華銷量更是同比大降28%。
盡管中國市場仍面臨挑戰,但隨著通貨膨脹趨于穩定以及適度降息刺激需求,寶馬集團預計今年汽車銷量將略有增長。不過,花旗分析師Harald Hendrikse在一份報告中表示:“寶馬集團寄希望于歐美市場的增長來抵消中國市場的下滑,我們擔心這種預期可能過于樂觀。”
上述報道發布后,寶馬集團的股價一度下跌4.5%,而該公司股價在過去一年中的累計跌幅已超過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