針對之前網上流傳滴滴強制向用戶調取通訊錄等多項隱私權限,否則不能使用該應用的消息。滴滴回應稱,滴滴在隱私政策中對核心功能與附加功能進行了區分,僅當用戶拒絕提供部分核心功能信息時才會導致app無法使用。調取手機通訊錄權限并非更新版APP新增的內容,主要用于“代叫車時填入被代叫車人聯系方式和“填入緊急聯系人聯系方式”。
接線客服對媒體采訪解釋稱,在界面首頁的手機權限調用選項僅為概要,點選“同意”并不會直接調取通訊錄,需進行進一步操作。
滴滴在回復澎湃新聞采訪時稱,滴滴在隱私政策中對核心功能與附加功能進行了區分,僅當用戶拒絕提供部分核心功能信息時才會導致app無法使用。澎湃新聞注意到,在滴滴隱私政策中,通訊錄并不在核心功能信息之列,用戶可隨時關閉此權限。
即便如此,作為出行app,滴滴為何要調用用戶的手機通訊錄?網文在結尾處指出,滴滴在過去六年都未曾提出調取通訊錄的條款,卻在更新版本中添加了此項。
滴滴在回復中稱,調取手機通訊錄權限并非更新版APP新增的內容,主要用于“代叫車時填入被代叫車人聯系方式和“填入緊急聯系人聯系方式”。相關負責人表示,在用戶設置此項時可以手動輸入,也可以選擇匹配通訊錄進行點選。他強調,在設置緊急聯系人時,界面會出現二次彈窗提醒,征詢用戶意見是否同意調取通訊錄。
滴滴在回應中提到,隱私政策第2.2.5條明確說明,如用戶使用平臺行程分享功能,還需提供緊急聯系人信息。如拒絕提供,將導致無法實時分享行程以達到保護自身安全的目的。
不過,當澎湃新聞使用另一臺此前下載并使用過滴滴出行app手機進入添加緊急聯系人及代叫車操作,點選通訊錄時彈窗顯示的文字為“請允許滴滴訪問您的通訊錄,這樣我們才能找到您還沒有用過滴滴的朋友,方便您進行推薦獲得收益;也可以方便我們存儲號碼保護虛擬號碼以便您來電時識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