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到金牛座這樣一款B+級車配上1.5T發動機,很多人都會先愣一下。尤其身邊很多鍵盤黨,單靠腦補就能說得煞有其事,整天教人買車一定要買高動力的版本。毫無疑問,金牛座1.5T會成為他們口中的炮灰。可是在這個年代,真不能整天盯著排量來看,現在連沃爾沃XC90這種 巨無霸都用上2.0T。說得近一些,福克斯也用1.0T發動機,一點都不覺得乏力,甚至放到嘉年華上還有生龍活虎的表現。 知乎體加身,當金牛座這臺龐然大物用上1.5T發動機,會是一種怎樣的體驗?
如果我說金牛座1.5T加速澎湃,完全突破物理定律,開起來得心應手,什么2.0T可以作古了,那我肯定是被充值。在高速超車就能感受到,金牛座1.5T的動力只能說僅僅夠用而已。不過金牛座1.5T屬于典型 那種靠反應來騙速度,就是6AT變速箱很積極,油門動作稍深便觸發降擋,降擋執行也很快。加上渦輪特性使然,金牛座能在短時間內全力往前沖,容易讓人覺得這臺車開起來爽朗。高速超車也是如此,但是你只要一看速度表就 會“穿幫”,速度指針爬升得比較拖沓。
歸結起來,及時的響應,至少讓金牛座1.5T開起來不顯得笨重。不是遇到長距離的超車,動力并不會“露餡”。6AT頻頻降擋去補救1.5T,導致一個問題,就是發動機轉速很容易就上到3000轉以上。雖然金牛座的發動機噪音隔絕做得不錯,聲音被柔化過,并不會覺得刺耳,可是你還是能聽到 發動機被頻頻拉起來的聲音,使得這臺車的駕乘高級感要打點折扣。相對于加速來說,這個會在更長的用車時間里影響車內乘員。很多人說小馬拉大車不一定省油,因為發動機頻頻高轉反而不能在最佳工況。金牛座1.5T算是個例子,我們全程開高速,平均油耗也上到10.2L/100km。
正所謂“橫看成嶺側成峰”,之前阿卓在首試里說金牛座是臺沒有放棄操控的車。可是我當時試完長測那臺2.7T后,覺得那臺車開起來有點像開奔馳S級那種舒適取向的大車,駕駛起來需要小心翼翼。試完1.5T后,發現之前原來是2.7T發動機在作祟。不僅是金牛座2.7T,包括雅閣3.0L等動力越級的前驅車也常有這個問題,就是動力比底盤兇惡。由于金牛座2.7T加速很強,導致在不經意間用較高的速度通過轉彎位置,弄得側傾很嚇人。加上2.7T V6發動機重量也大,橫置壓在車頭也影響指向精準性。就像我們談及女性身材一樣,尺寸需要跟整個身形匹配才好看,過分巨大反倒會變成視覺污染。對于金牛座來說,其實跟它最搭配的動力應該是2.0T。
估計福特也是這么想,金牛座這類B+級車,或者在美國叫“Full-size Sedan”,在中國比較合適用來做公司的商務接待車。30萬以下選B級車顯得尊貴感不足,選奔馳奧迪之流,好歹要買到E級和A6L。我假裝老板乘坐了半天后排,柔軟的座椅和蹺二郎腿的空間,這兩個屬于最基礎的要求,金牛座也達到了。
金牛座1.5T目前只有豪華型一種配置,只不過1.5T豪華型的裝備水平,大致相當于2.0T時尚型,沒達到2.0T豪華型的水準。差距主要是后排的一些老板裝備,沒有了側窗遮陽簾、后排電動調節等裝備。總之1.5T豪華型后排雖大,但做得很“齋”,沒有任何能把弄的東西。實際乘坐起來,就像阿卓之前在首試中所說,靜音確實很出色,懸掛動作沒錯是高級,但傳遞的路面信息太多。或許這是福特的執著,哪怕我做金牛座這種大車,我也不想完全放棄駕駛。
既然說起配置,那就多說兩句。1.5T配置水平橫向來看并不低,一鍵啟動、倒車影像、十向電動主副駕駛座、撥片換擋、雙區自動空調等都一應俱全。金牛座最初上市時也是這種做法,就是低配的配置已經很豐富。只不過從整個車系來看,我們倒是更推薦選2.0T最入門那款時尚型。只是貴了1.5萬,換來跟體態更匹配的2.0T,而且配置還略高,多了南方人很喜歡的通風座椅。其實嘛,若言金牛座想往下吸引更多買家,省去部分舒適配置,將價格再下壓幾萬肯定沒問題。畢竟目前金牛座的購買門檻,還是比君越要高。
總結:B級以上,豪華未滿
跟君越、皇冠等競爭對手比起來,金牛座的的定位很清晰,就是要討好后排乘客。對于金牛座總括性的結論,阿卓之前在首試中已經說了,就是形式上的豪華確實做到,但細節做工仍未達到豪華車水準,即B級以上豪華未滿。考慮到之前金牛座的推薦等級是“值得推薦”,1.5T雖然壓低了入門價,但幅度有限。另外,我們在前文也說過,2.0T時尚型只比1.5T豪華型貴了1.5萬,動力表現更為合理,配置也略高,使得1.5T豪華型的可買度要再往下壓一個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