殘酷的市場競爭,并沒有隨著2023的結束而消退。2024年,中國車市進入新的戰局,更激烈的淘汰賽已經開始。
開年以來,車市壞消息頻傳,威馬汽車、時空電動汽車被強制執行,執行標的金額從千萬元到上億元不等;恒大汽車的股份認購協議及債轉股認購協議失效,“救命錢”落空;高合汽車被傳“所有工作暫停,包括停止發貨、停止新項目開發”。
這些走到懸崖邊上的車企,正面臨著出局的危險,也預示著行業新一輪洗牌的到來。“2024年將是大浪淘沙的關鍵時期,行業洗牌會加速,有的企業獲得成長機會,有的企業日子會更加難過。”中國電動汽車百人會副理事長兼秘書長張永偉表示。
開局即失利,更激烈的淘汰賽開打
市場競爭,本來就是一個優勝劣汰的過程,兇猛的價格戰加速了行業出清,一些缺乏競爭力的汽車品牌被遠遠甩在了后面。
威馬汽車曾經與“蔚小理”并稱為造車新勢力四小龍,但如今早已輝煌不再。自去年開始,威馬汽車就接連陷入裁員停薪、停工停產、門店關閉、創始人跑路等風波。算上1月12日新增的1111萬余元強制執行,威馬汽車現存14條被執行人信息,被執行總金額達9862萬元,此外還存在多條限制消費令、失信被執行人(老賴)和終本案件信息。
現時,威馬汽車已向法院申請破產重整,并稱已與多個意向投資人接洽取得初步成果。
但在如此激烈的車市競爭中,幸存者都過得不容易,威馬汽車要走出危機東山再起談何容易,自救之路道阻且長。
以網約車運營管理、動力電池制造、移動電網運營、電動汽車定制等為主營業務的時空電動汽車因股權轉讓糾紛被強制執行1.6億余元。該公司目前也是官司纏身,歷史被執行總金額將近11億元,創始人陳峰也存在多條限制消費令,經營狀況堪憂。
恒大汽車形勢更為嚴峻,不但紐頓集團入股協議失效,5億美元救命錢宣告落空,而且控股股東中國恒大集團在1月29日被香港高等法院頒令清盤,前景不容樂觀。
相對這三家命懸一線的車企,高合汽車的情況看似安全一點。在“所有工作暫停”的傳聞爆出次日,高合汽車便迅速做出回應稱公司運營一切正常。最近高合汽車又傳出多地門店撤場,雖然官方回應屬于正常渠道優化,但高合汽車面臨的經營壓力并不小。
根據懂車帝平臺的數據,高合汽車2023年交付量約為8681輛。雖定位豪華,但對于一家尚在燒錢階段的新勢力來說,年銷不及萬輛的成績顯然是“不好看”的,要知道年銷量超過14萬輛的小鵬汽車尚處于虧損階段,那高合汽車的虧損程度可想而知。不僅如此,高合汽車的融資也出現阻礙,去年6月與沙特投資部簽署的一筆達56億美元的合作協議,至今仍未看到落地的消息。自身造血能力不足,外部資本輸血不到位,高合汽車能否繼續走下去,市場不由得打個問號。
什么樣的車企才能留在牌桌上?
有人失意,就有人得意。當部分車企面臨生死大考的時候,那些在淘汰賽中穩住陣腳的車企正抓緊市場機遇一路高歌猛進。
過去2023年,中國汽車產銷雙雙突破3000萬輛,創下歷史新高,不少車企也實現了增長,理想、吉利汽車、比亞迪、嵐圖是完成度最好的四家車企,也是僅有的四家完成年度目標的車企。其中理想、吉利汽車達標率位居行業前二,前者達標率為125.33%,后者總銷量168.7萬輛,達標率為102%,新能源板塊勁增超48%。其他車企如奇瑞、長安、長城、小鵬、零跑等雖未完成年度目標,但都獲得了不同程度的增量。
乘著去年的增長勢頭,很多車企一邁入2024年就迫不及待地制定了新年目標,試圖搶占更大的市場份額。傳統車企穩中求升,吉利汽車將銷量目標定為190萬輛,同比增幅約為13%,其中新能源增長超66%;廣汽集團、長安汽車目標分別為275萬輛、280萬輛,同比增長不超10%,略低于吉利汽車。新勢力普遍激進,理想新年目標翻倍至80萬輛,問界同比增長6倍以上到60萬輛,哪吒要實現同比136%的大幅增長,目標30萬輛。
從最新出爐的1月銷量來看,各家車企今年確實鉚足了勁。傳統車企中,吉利汽車2月第一天就早早地公布了銷量。2024年1月吉利汽車銷量21.3萬輛,同比增長約110%,環比增長約45.7%,創下歷史新高。新勢力也惶不多讓,理想汽車1月交付新車31165輛,同比增長105.8%;問界全系1月交付新車32973輛,環比增長34.76%。
雖然更高的市占率,意味著更大的生存空間。但在當前這個卷到極致的市場中,光喊目標是沒用的,要不被淘汰并贏得市場,車企必須走好兩條路,一是技術領先,二是成本領先。
從小米汽車還未發布產品就先聲勢浩蕩地辦起技術發布會,到比亞迪迫不及待用一場技術發布會回應智能化質疑,就不難看出,車企有多想在技術上占得先機。另一頭部車企吉利汽車雖未特意召開發布會,但開年推出的兩款新車也是大打技術牌。元旦正式開啟交付的極氪007首發搭載吉利全棧自研的金磚電池,這是全球首款量產的800V磷酸鐵鋰超快充電池,在10%~80%快充區間內可實現充電15分鐘續航增加500 km以上。不僅擁有超快的補能效率,極氪007還支持衛星通訊,成為全球首款支持車機直連衛星的量產轎車。1月5日上市的銀河E8在SEA架構賦能下,擁有超越同級的高性能,零百加速僅需3.49秒,主流轎車加速第一,在最能驗證操穩性能的麋鹿測試中,銀河E8可以做到82km/h,全球排名前三,超越保時捷911和Taycan。銀河E8同樣具備衛星通訊功能,將智能駕駛推上新高度。
更加出色的技術加持,帶來最直接的收獲便是銷量。極氪007自預售到正式上市的40天時間里,累計訂單超5萬輛。銀河E8在B級市場的顛覆者形象已經生成,市場普遍預估年銷量至少有15萬-20萬輛。
至于成本領先,在價格戰愈演愈烈的當下,重要性不言而喻。高喊打價值戰的吉利汽車倚仗的正是其強大的成本管控體系,作為東部整車廠,吉利有70-80%供應鏈在民營經濟最發達的江浙區域,同時公司的核心產品自制,如動力總成、電機、電控等,最終形成了更強價格競爭力。此外,被視為特斯拉壓縮成本關鍵的一體壓鑄技術,已被吉利應用在極氪007、009車型上,這都將成為吉利未來降成本的手段。而領先的架構造車能力,也讓吉利實現最大化資源協同,進而獲得價格競爭優勢。與吉利一樣,比亞迪的成本優勢也得益于相對完整的產業鏈,其在電池、芯片、模具、電機等多方面具備自研和自產能力,一體化垂直開發模式能夠實現更低的成本。
市場很復雜,競爭很殘酷,2024年的車市不會更容易,更多的弱者會被淘汰,強者恒強,在場的玩家都需要做好準備,占得更多優勢才能不被行業淘汰,并長久地留在牌桌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