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氣預報顯示,未來2~3周內,全國大部分地區會出現斷崖式降溫。天氣降溫對居民生活的影響無非是添加衣物、注意防寒保暖,但是對于新能源車主來說,卻意味著要將“續航焦慮”提上日程。幾何C車主卻一笑置之,他們覺得降溫對幾何C的續航性能的影響并不大。那么,幾何C在冬季有什么抵抗續航損耗的法寶呢,讓我們來一探究竟。
設計有顏還有料,風阻系數提續航
采用了“多維流動生命體”設計理念的幾何C,擁有流線車身,并充分結合了空氣動力學理念。封閉前格柵、貫穿式雙側進氣口、隱藏式門把手等獨特造型,都能有效降低風阻。在這種車身設計加持下,幾何C的風阻系數相比同級車型的小鵬G3、威馬EX5更低,動力不分流,續航也就更加持久。
能量管理更先進,緊抓冬季的每一公里續航
在考量一輛純電車的續航能力時,優秀的能量管理系統能為續航做出不小的貢獻。幾何C是行業內首個搭載SEM智能能量管理系統的車型,領先同級,可實現最大提升真續航40%,剩余續航精準度可接近100%。
幾何C搭載的高密度大容量電池。通過優化電池包布局及控制策略等,將整體電池包能量密度提升至183Wh/kg,電池包能量也達到了70kwh,綜合作用下,工信部續航里程可達550km。此外,在幾何C具備的三大回收技術中,博世ibooster的能量回收系統最大制動能量回收效率為100%。這讓幾何C在城市中更能從容應對冬季低溫。要知道,純電車在面對日常城市路況時,接近30%的續航都來自能量回收。
在此系統中,最關鍵、也是對用戶冬季用車影響最大的,就是ITCS3.0電池智能溫控管理系統。幾何C搭載的溫控系統,具備兩種模式、四大功能。高溫冷卻+低溫預加熱模式旨在穩定電池溫度,溫度既不過高也不過冷,讓電池始終處于最佳的工作狀態;而四大功能,高效充電+延長電池壽命+避免冬季衰減+自適應溫控的設置組合,也能有效提升冬季低溫(以及夏季高溫)環境下的充電效率,并在冬季低溫環境下根據剩余電量自適應環境溫度,對電池進行溫控管理,維持電池活性,保持低溫放電能力,保證冬季車輛動力性能。簡言之,就是通過電池恒溫,使電池保持最佳工作狀態,最大程度減少衰減。
如何在冬季也能保持純電車續航依舊穩定,是所有以新能源為研發方向的車企所共同面臨的難題。幾何C通過自身設計降低風阻,搭載領先行業的精準能量管理系統,以加強電池效率,充分保證其冬季續航的穩定性。顏值不俗,續航性能優異,再加上16萬元的售價表現,幾何C的性價比可見一斑。幾何C不但在產品性能上領先同級,在造車理念上也頗有遠見。就拿“幾何+”平臺舉辦的幾何C設計孵化大賽來說,僅通過一場全民參與的賽事,既展現了幾何C的產品實力,也向更多消費者傳遞出開放、共創的理念,這或為新能源車型的未來發展指明了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