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馬X3是最先切入中級豪華SUV市場的先驅者,卻一直不及奧迪Q5來得火熱。一旁的GLK憑借奔馳之名在這場龍爭虎斗之外也撈到不少好處。多年來三足鼎立局面,隨著路虎極光的到來已經開始被動搖,如今保時捷Macan也已殺到,中級豪華SUV市場如今變得越來越擁擠不堪了且危機四伏。
面對越來越多的競爭對手,寶馬推出了全新X4迎戰。寶馬如此快速做出回應,完全得益于多年前所推出的X6。基于X6的理念,X4自然而然就應運而生。同時通過將X3的市場細分,X4將在運動性和駕駛操控上承擔更多的職能,進而拉攏更多的消費者,這種營銷方式是寶馬近年來越“玩”越熟練的市場戰略。奧迪和奔馳對此反應卻略微顯得遲緩,尤其是奔馳,在寶馬X1和奧迪Q3推出市場多時之后,才遲遲推出GLA予以應對,更不用說將GLK一分為二,劃分出另外一個版本出來。奧迪Q4已經出現在設計師的電腦中,可是遠水救不了近火,實現投產或許是兩三年之后的事情了。所以面對來勢洶洶的保時捷Macan的到來,唯剩寶馬X4能與其稍微對抗一下。
因為Cayenne的成功,讓我們對Macan抱有極高的期望。
從保時捷Cayenne這份上帝恩賜的禮物開始,保時捷在SUV領域可謂風山水起,甚至公司有了蛇吞大象的行為。嘗到甜頭的保時捷,絕對不會放過下一個賺大錢的機會,自然也就有了Macan的出現。由正式發布開始,Macan一直都備受所有人矚目,這款被保時捷寄予下一款印鈔產品,能否如Cayenne在SUV領域所向披靡,答案或許稍微才能得知。不過全球SUV熱潮依然持續,保時捷又拋出極為誘惑的銷售價格,我們沒理由不相信Macan會繼Cayenne之后再度成功。
保時捷并沒有將Macan當作SUV來做,這貨絕對是一臺天生的跑車!
既然Macan Turbo動力性能最高,那就由它開始說起吧。3.6L發動機配雙渦輪增壓,最大馬力達到400匹,峰值扭力56.1kgm。數據已經跟一臺準超級跑車沒什么區別,而且我們還少有的體驗一番其直線加速性能。當深踩油門至底,Macan Turbo毫不猶豫就往前沖,只見轉速指針如脈搏跳動一樣左右瞬間擺動,搭配的7前速PDK雙離合變速器也予以充足的配合,擋位切換之快且毫無頓挫感的運作,完全令人忘記它的存在。這種毫不講理的加速感覺且順滑度,對上一次是在北京十渡試駕邁凱輪MP4-12C時所體驗的。
沒想到在一臺高大威猛的SUV上同樣收獲這種加速感。大家需要明白,無論底盤設計有多出色,SUV畢竟是SUV,重心自然比一般的轎車,更不用提比超級跑車要高。Macan Turbo在整個直線加速時,車身由始至終都保持得極為穩定,絲毫沒有發飄狀況出現。尤其在超過150km/h后半制動,車身在ESP系統輔助下,車身也沒有丁點的晃動,就穩穩的停下來。如此表現絕對稱得上驚艷,事關對X4 xDrive35i和SQ5做同樣測試時候,兩者都不同程度出現不穩定的狀況。須知道,在極高速下制動,車身多少都會有點點晃動情況出現。所以看得出保時捷工程師在賦予Macan Turbo極高動力性能之外,也套上極強的制動系統來控制車身穩定性與動力輸出。這種矛與盾的平衡調校,的確值得我們為保時捷的工程師鼓掌。
在性能強弱背后,最重要的當然是整體操控駕駛感覺。在保時捷所推出的車型當中,似乎找不到操控不好的,這種慣性的思考方式就算放在Macan上也是可行的。雖然沒有拿到賽道上利用儀器測試,不過在一片空曠的路面上,我確確實實已經能感受到Macan的操控威力。極為合理的前后重心分布,令Macan過彎時候,重心轉移幅度極為輕微,車輪完全依照我預想中的軌道前行,空氣懸掛的支撐性好得不得了,你完全無需擔心外側懸掛會被擠壓到,它強有力的表現會告訴你,你盡管放馬過來,你再快速度過彎我都能照單全收,就看你是否有這樣的技術和膽量。在非完全封閉的道路上,我當然沒有這個膽量去試探Macan的過彎極限有多高。但是就算在賽道上,我想也未必能完全發揮它的全部功力。因為在幾個彎角之后它的表現已經充分告知我的極限有多高了。唯一需要注意的是,畢竟試駕是Turbo版本,動力輸出較大,駕馭它絕非一件容易的事情。甚至需要略微收斂一下,才不會讓它有發難的情況出現。這樣讓我更期待下次試駕Macan S這個版本,相信在同樣道路上駕駛它帶給我滿足感會更為強烈。
寶馬X4無疑是最特別又最不特別的,造型風騷四起,而性能卻不劍走偏鋒。
寶馬X4 xDrive35i搭配的3.0L渦輪增壓發動機與8前速變速器這套動力總成搭檔,我們已經體驗過無數次了。這套動力總成最大的優點在于泛用性非常高,從低功率到高功率車型,它都能配合使用。但也正因為泛用性較高,對于注重運動性且動力較強的X4 xDrive35i來說,它的極限性必然受到限制,無法完全發揮出全部實力。況且之前我在有關寶馬試駕的文章中就提到,寶馬當下已經在車輛運動與舒適之間的比例分配上重新劃分,運動性不再劍走極端,所以縱然這臺3.0L單渦輪雙渦管發動機的性能并不弱,可在大環境下X4 xDrive35i被設定的較為保守。
盡管如此,我依然十分鐘愛寶馬這套動力總成的搭配,它能在大部分時間下讓我舒舒服服的駕駛者車輛,潤物無聲的變速箱只會靜靜地默默工作從不打擾你,要是你忽然間獸性大發想要狂飆一番,它又能積極回應你的需求,讓你好好感受一下加速中的快感。所以性能是Macan Turbo較強,但快慢之間的平衡性,寶馬X4 xDrive35i做得更好。
雖然我上述說了寶馬對旗下車型的操控駕駛分配沒有以往的多,但是寶馬還是寶馬,對于操控這門“手藝”絕對有其獨門秘訣。X4 xDrive35i動力性能是沒有Macan Turbo強,不過以試駕當天的道路而言,它卻有著不亞于Macan Turbo的操控表現,并且因為動力性能較弱,駕駛起來更為得心應手。你可以認為我駕駛技術不夠爐火純青,無法駕馭高性能的車型。
的確,我不是車手,所以更加會挑選一款我能駕馭的車型來駕駛。畢竟是人控制車,不是車控制人,如果讓車子牽著人走,一旦出現意外你將無法換回。當然,這都是極端情況。所以以事論事,試駕當天,X4依然表現出寶馬慣有的操控特質。在彎道中你完全清楚車子的動態,它也會積極將路面信息通過方向盤反饋給你知道,無形中相互間形成一種無聲勝有聲的默契感,這種默契感能讓你更大膽去挑戰彎道,因為你們是一對最佳拍檔。
作為加強版車型,SQ5有能力挑戰踏上神壇的Macan嗎?
那么奧迪SQ5的表現又如何呢?三臺車當中它是唯一采用機械增壓方式的,這種增壓方式其實較為適合大排量發動機使用,不過用在3.0升V6發動機上,這種增壓方式依然表現積極,加速性能更是在X4 xDrive35i之上。甚至起步初段跟Macan Turbo不分上下。而且SQ5前排駕駛艙是最具有戰斗格的,它試圖誘發你深藏內心那份沖動,只要坐上去就催逼你深踩油門一直往前沖一樣。這臺SQ5之前已經三番四次試駕過,對它展現出來的性能表現十分贊賞,況且它既不是RS系列,在做出不算太多補強情況下做到如今這種表現。看得出奧迪工程師還是很花心思在SQ5上的。只是在制動穩定性上,它卻沒有寶馬X4和保時捷Macan來得穩定。如果制動力表現得更為強悍一點話,它其實真的是一部有足夠實力挑戰Macan Turbo的車型。
奧迪SQ5的動力性能確實不錯。不過談論到操控層面,表現似乎就沒有加速性能那么的耀眼。SQ5整體操控表現當然不錯,只是在于駕駛者之間的溝通性上略微欠缺。你清晰感覺到SQ5的底盤調校的不俗,但轉向感上總無法跟你預期行走的路線達成一致,不是它轉向不夠銳利,它轉向靈敏度很高;不是它車身動態反應遲緩,它始終表現的很積極。但通過方向盤傳遞后,信息的反饋被過濾了,被減弱了。那種感覺就是你眼睛有近視,度數不深無需佩戴眼鏡,可是觀看較遠物件時有點模糊,哪怕你知道那件物品和人是誰,可就是看不清楚。SQ5給予你的操控就是這樣,它完全能做到,可是由方向盤傳遞到你手中后就變了。這也是SQ5略微不及Macan和X4的地方。除此之外,車架,底盤還有懸掛調校,SQ5都完全不輸于他們。
總結
實實在在同一時間試駕了Macan和X4,它們都以運動掛帥,將SUV這類以高大威武的產品轉變成一輛擁有極為出色操控樂趣的車輛。至于SQ5以強化者的身份登場亮相,也絕對是對現有車型的一種補充和強化。整體來說,三者都表現的極為出色。不過保時捷Macan的到來,必然會加劇這個全新細分市場的競爭程度,事關僅僅是保時捷之名就已經產生足夠大的影響力,大家可要小心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