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C63AMG一樣,RS5的內飾與普通版A5并無太大的區別,也是通過一些細節的點綴來把普通版和RS版分辨出來。
因為是在普通版車型上作改進的高性能車型,所以無論是C63AMG還是RS5的內飾都和普通版車型沒有太大區別,但是座椅、方向盤和儀表板都有著不少的高性能元素,讓人感受到熱血氛圍。
C63AMG的座椅有著不少的調整選項,特別是椅背和椅墊的護翼調整非常有用,讓座椅更貼近用戶的體型,享受到時刻被抱緊的感覺。
RS5座椅的調整選項并沒有C63AMG那么多,但在選配單里有一對價值超過4萬元的半桶椅,如果預算充足,那這對半桶椅就是必選配置之一。
既然是高性能,那么一套包裹性極高的運動座椅絕對是必不可少的,相比起RS5那套可調選項較少的座椅,C63AMG的座椅能提供的選項可是非常多,特別是椅背和椅墊兩側的護翼松緊都能進行調教。并非奧迪沒有這樣的座椅提供,RS5有一套美妙非凡的桶椅選裝,索價人民幣4.3萬元一對,但隨便一套Recaro還是Spraco的半桶椅也差不多這個價格了。
方向盤是與駕駛者接觸得最頻密的地方,C63AMG的方向盤無論尺寸和真皮包覆都做得非常好,就一個方向盤,就能告訴我們,這是一臺純粹的駕駛機器。
RS5的方向盤尺寸稍大,相比起C63AMG的方向盤,就先得稍微臃腫,激烈駕駛的時候就容易顯露些許缺點出來。
我記得有位前輩告訴我,只要你看看你眼前的那個方向盤,就能清楚知道這個車廠會不會制造一臺為操控而生的車。奔馳和奧迪都用上了真皮打孔平底式設計,相比之下,RS5的那個尺寸稍微大了一點,而C63AMG的方向盤尺寸就恰到好處,應付更激烈的操控也能得心應手。
600Nm的扭矩從這副M1566.2升V8發動機上全數悉出,但600Nm絕對不是這套動力的底細,需要考慮的,是怎樣的后輪輪胎才能承受到扭矩的輸出。
兩臺V8自然吸氣發動機放在一起,總排氣量超過10000cc,看看轉速表就知道,C63AMG的6.2升V8發動機更著重低扭爆發,超大排量帶來的600Nm扭矩讓人欲罷不能,457PS的最大功率只比RS5稍勝一籌,那又如何呢?在這個世界上,扭矩就是唯一的真理。
匹配M156V8發動機的是MCT7速手自一體變速箱,傳統自動變速箱應對大扭矩自然是得心應手,這套變速箱的反應速度、效率也是無出其右,非常爽快。
C63AMG搭載的是7速MCT手自一體變速箱,換擋速度之快,在這世上已難有對手,配合這超大排量的發動機,低速行車時的窒動比大部分的性能車要少,開起來就和一般的奔馳轎車那邊順暢。但只要將旋鈕轉至SportPlus模式,就會立刻變臉,像序列式變速箱那樣迅速、直接、暴力。
6.2升V8發動機帶來的強暴扭矩妙不可言,聽著發動機的咆哮,看著指針從1000多轉快速爬升至6500轉,在車內的感覺已經足夠震撼,在車外的人看來更是驚天動地,相信外人很難想象一臺奔馳的轎車竟然有媲美超跑的聲勢。
反觀RS5,4.2升V8發動機的高轉偏向輸出讓人愛恨交加,愛的是高轉時清脆響亮的嗓音,恨的是這段時間未持續太久就要換擋重新來過。
RS5的4.2升V8發動機也不甘示弱,雖然430Nm的扭矩比C63AMG弱了不少,但更著重高轉輸出的調教讓我感受到自然吸氣發動機的另一極端,這種越高轉越快樂的自然吸氣發動機,在世上已經為數不多了。
既然是奧迪,那么7速S-Tronic雙離合變速箱自然是必不可少的,配合這套變速箱,RS5的加速過程流暢得如流水般,而且在降檔的時候還會自動補油,既能提成降檔平順性,還有著美妙的聽覺享受。
毫無疑問,RS5搭載的只有那套S-Tronic7速DSG雙離合變速箱,論升檔速度自然無話可說,令人慶喜的是降檔時那一下補油,既能緩解窒動,又能讓人享受V8發動機的美妙聲響,這是C63AMG所缺少的。但DSG的缺點也顯然易見,低速行車時的窒動仍然不少,總讓人不滿。
起初我覺得RS5的加速能力理應不弱,但實際成績RS5比C63要稍微慢一點點,這是多出來那100kg的原因嗎?偏高轉取向的發動機后勁仍然凌厲,呼嘯聲也更尖銳,讓人不知不覺間迷上這高轉深淵。
C63AMG比RS5更顯收放自如,無論是快車還是慢車狀態下都不露山水,當然6.2V8發動機的聲威震天動地,絕對不會比超級跑車有任何弱勢。
很多人會覺得德國人就是循規蹈矩,不會有什么令人興奮的東西出現,那就大錯特錯了。其中一樣讓人興奮的東西,就是AMG,剛開始時我都會覺得奔馳的ESP設定會十分保守,不會給我太多的驚喜。但這套系統的開放程度著實嚇了我一跳,只要在Sport模式或者SportPlus模式,系統對后輪的打滑幾乎處于置之不理的程度,也就是說,只要我愿意,在任何情況下我想燒胎就燒胎,想甩尾就甩尾,只在我玩過頭的時候系統才會出手將我摑醒把車身拉回正常狀態,這也是坊間傳聞C63AMG的車主每3000公里就要換一套輪胎的原因吧。我想無論哪個車主都好,誰能抵擋隨時隨地拉煙甩尾的誘惑呢?
RS5明顯就是一臺為快跑而設的車,慢車的時候總有一股向前沖的性子,明顯讓人感覺這部車不愿意在市區逗留,賽道才是他的歸宿。
而奧迪就代表著德國人的另一個極端——對極限的追求不已,四條265寬的高性能輪胎緊緊地咬著路面,再加上quattro四驅系統,RS5的車輪似是已經深深抓入路基,就算是ESP系統放任不管,我也很難在RS5上做出任何打滑的動作,只有加速時那一點點味精挑逗著駕駛者,這在街道上是讓人覺得索然無味的。只要一上賽道,RS5就會成為路面的君主,向著賽道的極限圈速推進,這是C63AMG難以逾越的。
如果要我選擇,我一定會把C63AMG納入囊中,皆因大排量V8發動機和后輪驅動的美妙搭配,讓燒胎成為我日常生活的一部分。而RS5,只會是我的賽道機器,因為他的肌肉只為賽道準備,而且四輪驅動那穩打穩扎的動態對我來說還是頗為沉悶。
總結:這是兩部性格各異的PonyCar,一臺和原始肌肉車一樣酷愛超大排量發動機,將燒胎當成是閑情逸致;另外一臺,是駕駛利器,一切只為追擊賽道的極限時間而準備。他們都是市場上能夠找到最便宜的8氣缸性能車,在滿足性能需求之余,還擁有V8獨有的迷人聲線以及好使好用的日用性,你需要選擇的只是品牌之間的區別,而非性能的高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