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約車市場從來不缺故事。
2024年,網約車市場似乎成為一個矛盾體,一邊是走過“最慘的一年”,清退、跑路、價格戰此起彼伏,另一邊卻是久違的資本熱潮,嘀嗒出行、如祺出行先后上市,曹操出行沖擊港股IPO,活力集團和威盛時代先后遞交招股書,沖擊港股主板上市。
行業大洗牌之下,機會卻依然存在。玩家高速淘汰,市場競爭白熱化狀態之下,一超多強格局難以撼動。還令人意外的是,盡管是“最慘的一年”,網約車行業訂單量卻是大幅上漲,市場的故事依舊講述得繪聲繪色。
2025年會好嗎?這或許是我們對網約車市場最期待的問題。業內玩家們也各懷心思,中小型企業繼續完善細分市場,試圖站穩腳跟。中大型平臺企業,則寄希望市場奇點的來臨,期待自動駕駛的到來,等待新的技術革命,以求新的突破。
不過,2025年大家都逃不過的,或許依舊是流量爭奪戰。抖音已經開啟打車服務,作為超級流量入口,行業的不確定性再度增加。或許,這對整個行業來說,未必不是好事。
資本熱潮掀開網約車市場新活力
2024年,網約車市場迎來了久違的資本熱潮,成為行業的一大亮點。
從嘀嗒和如祺的成功上市,到曹操出行沖擊港股IPO,再到年底活力集團(伙力出行)和威盛時代(365約車)遞交招股書,網約車這一風口逐漸引起投資者的高度關注。
各大平臺上市的路徑也不一而同,不過這輪上市潮的背后,折射出各企業不同的戰略目標與市場圖景。
“中國共享出行第一股”當屬嘀嗒出行。嘀嗒出行于2024年6月28日正式在香港聯合交易所主板掛牌上市。雖為第一股,不過其上市過程前后也歷時4年時間,期間經歷了多次準備和調整。嘀嗒出行成功上市,與其差異化的策略密不可分,專注于順風車業務,讓嘀嗒出行注冊用戶達到3.68億,私家車認證車主達到1770萬名,穩居順風車市場第一梯隊。
值得一提的是,嘀嗒出行是眾多平臺中極少數能實現盈利的企業,2021年到2023年,其調整后凈利潤分別為2.38億元、0.85億元及2.26億元。
如祺出行則在2024年6月24日通過港交所上市聆訊,并于7月正式登陸港交所主板。和嘀嗒出行有些不同,如祺出行上市過程較為順利,憑借其在大灣區的市場優勢和技術創新能力獲得了資本市場的認可。
數據顯示,2023年的交易額計,如祺出行服務在大灣區排名第二。此外,如祺出行在自動駕駛技術方面也有布局,是行業內自動駕駛運營科技的領先者。
圖片來源:曹操出行
曹操出行于2024年4月向港交所遞交了招股書,并于10月30日晚更新了招股書。曹操出行在網約車市場中排名靠前,按GTV(總交易價值)計算,2021-2023年,曹操出行一直位列中國網約車平臺前三名。曹操出行還通過定制數萬輛網約車曹操60和楓葉80V車型,在用戶體驗和運營效率上有了明顯的提升。
若非2024年下半年活力集團和威盛時代先后向港交所遞交招股書,網約車市場或許還不會引發太多關注,這也意味著中小型網約車平臺在資本市場上有了進一步的發展。
活力集團2024年10月29日向港交所遞交招股書,擬在香港主板上市,這是公司首次遞交上市申請。其上市旨在通過資本市場的支持,進一步拓展業務和提升市場份額。
活力集團旗下的伙力出行以“伙力專車”為主要業務,2023年實現扭虧為盈。其業務模式注重通過聚合平臺獲取訂單,未來有望通過技術創新和市場拓展進一步提升競爭力。
活力集團的核心業務是航班管家,其業務模式從2009年創立時的實時航班信息,逐步擴展到住宿預訂、機票預訂、高鐵管家等多元化服務。2015年,活力集團上線網約車業務伙力出行,進一步完善了一站式綜合出行平臺的布局。如今,航班管家、高鐵管家和伙力出行共同組成了一站式綜合出行平臺市場,公司在其中排名第二。
威盛時代2024年11月13日向港交所遞交招股書,擬在香港主板上市。其上市計劃旨在通過資本市場募集資金,進一步擴大業務規模和提升市場份額。
威盛時代則起家于2012年創立的出行365平臺,主要業務包括城際道路客運服務及城市內網約車服務,其主打品牌為365約車。2018年,威盛時代進入網約車市場,推出365約車。2023年,威盛時代客運服務等收入僅一個多億,而網約車收入超過10億元。如果不是網約車業務,威盛時代的規??赡芎茈y有底氣沖擊港股上市。
不過,365約車高度依賴高德平臺,通過高德產生的總交易額(GTV)占公司網約車服務業務總GTV的89.5%。另外,公司雖然營收增長較快,但仍未實現盈利。
從各大網約車平臺上市熱潮中,也讓我們看到網約車市場展示出的新活力。網約車作為新時代出行的代表,已經成為了大多數人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數據顯示,從2019年到2023年,我國網約車市場規模一發不可收拾,分別為2453億元、2687億元、2988億元、3263億元和3606億元,展現出了一路向上的強勁走勢。2024年,網約車市場的資本熱潮不僅推動了行業的發展,也為未來的技術創新和市場擴張奠定了基礎。
根據最新的數據分析,預計到2024年,我國網約車行業市場規模有望突破3984億元,同比增長10%。這意味著,網約車行業正迎來一個新的發展熱潮,市場仍然存在巨大潛力,未來也會繼續吸引不少投資者的目光。
行業大洗牌,一超多強格局難以撼動
2024年,網約車行業迎來了劇烈的變革,資本熱潮的涌入并未掩蓋市場的深度洗牌。
盡管市場規模仍在增長,但行業競爭愈發激烈,市場格局逐漸清晰且難以撼動。這一年,網約車行業經歷了從“野蠻生長”到規范化發展的關鍵轉折點。
2024年,網約車市場的洗牌速度明顯加快。蓋世汽車根據各大公開信息統計顯示,2024年以來,全國各地被注銷的網約車平臺將近200個,其中超過半數因不具備服務能力而被迫出局。
企查查數據顯示,國內現存網約車相關企業1.02萬家,2024年相關企業注冊量達771家,較2023年有所下滑。這也說明,盡管市場仍有吸引力,但行業準入門檻的提高和監管的加強,使得新進入者面臨更大的挑戰。
數據來源:企查查
在網約車行業發展的早期,市場曾經歷過一段“黃金時期”,平臺通過補貼吸引司機和乘客,大量無資質的運力方通過租賃牌照入駐聚合平臺,行業呈現快速擴張的態勢。然而,隨著市場的逐漸飽和,這種粗放式的發展模式難以為繼。2024年,網約車月訂單量從此前的六七億單增長至10億單左右,但訂單增長并未帶來相應的利潤增長,反而加劇了市場競爭。
消費降級、行業內卷嚴重、市場競爭白熱化,這些都是網約車行業面臨的挑戰。隨著行業規范化進程的加速,不具備線下服務能力的平臺被撤銷“地證”,從行業清退,這種從源頭進行治理的方式無疑將加速行業洗牌。2025年開年,河南周口、廣東河源等地已經開始新一輪的清退工作。
“從另一個角度來看,網約車行業玩家加速出清,雖然對部分從業者造成了沖擊,但是對整個行業的健康發展來說,未嘗不是一件好事。”網約車行業人士張鋒(化名)如是說。
值得一提的是,盡管市場競爭激烈,但網約車行業的“一超多強眾小”格局在2024年依然穩固。
圖片來源:滴滴出行
滴滴出行憑借其規模經濟和品牌優勢,占據了市場的主導地位。滴滴通過集中調度和優化資源配置,降低了運營成本,提供了更穩定的服務,進一步鞏固了其市場地位。2024年,滴滴出行聚焦主業,通過降本增效實現扭虧為盈,其GTV(總交易價值)持續增長。
除了滴滴這一超級霸主之外,曹操出行、T3出行、如祺出行等二線品牌也在市場中占據重要地位,屬于一超多強格局中的“多強”。
曹操出行在IPO招股書中中明確共識,2021年-2023年一直位列中國網約車平臺前三名。T3出行則通過與華為云合作,深化大數據和云計算應用,提升了智能化水平。如祺出行背靠廣汽集團,其交易額和滲透率僅次于滴滴。
這些二線品牌通過差異化服務,試圖在市場中占據一席之地。即便如此,它們與頭部平臺相比,在業務量和市場份額上的差距還是非常明顯,現階段也難以超越。例如,“排名前三”的曹操出行,2023年的市場份額僅為4.79%。
一超多強之外,還有“眾小”企業。這些小型網約車公司,放在數千億元規模的網約車市場中,幾乎可以忽略不計。比如,2024年就計劃上市的兩家企業,雖然在資本市場引發了一波關注度,但是規模卻并不大。365約車,2023年網約車收入超10億元的體量,可能很難排進行業前十。另外,伙力出行的年收入更是只有幾百萬元。
小型網約車平臺大多依附于網約車聚合平臺,并且進行深度綁定。因此,我們可以看到365約車對高德平臺的依賴度超過90%。從勢力格局上劃分,可以將其劃歸至高德等網約車聚合平臺身后,合并后在行業中占領一席之地。
流量爭奪戰加劇,2025集體等待市場曙光
2025年剛開局,網約車行業就迎來了新的變數。
在各家平臺火熱爭奪春節運力時,抖音正式上線了“打車”服務,標志著其正式進入萬億規模的網約車市場。抖音入局,不僅為用戶提供了新的出行選擇,也為網約車行業帶來了新的變數。
“抖音其實很早就開始布局網約車市場。”張鋒透露,有資料顯示,2019年之時,抖音就開放平臺,允許出行服務商入駐。不過,那時候抖音打車功能還不是很完善,用戶也無法直接通過抖音平臺打車,只能以廣告的形勢引流至服務商端口。
圖片來源:抖音App截圖
而今,形勢已經大有不同。抖音打車入口位于“抖音錢包”內,目前接入了搞的打車。抖音在出行領域的布局,也意味著其正以聚合平臺的模式,正式切入網約車市場。
為何說抖音的加入,會為網約車行業帶來新變化?抖音入局無疑加劇了網約車市場的競爭。抖音擁有近5億活躍用戶,打車服務作為高頻剛需場景,能將平臺流量與用戶日常出行需求緊密綁定,實現流量的高效轉化。
流量為王的時代,無論是網約車平臺還是聚合平臺,都被流量所左右,焦慮感日益增長。當打車訂單增速無法趕上司機運力的增幅時,打破原有邊界,尋找到增量訂單,追尋新流量,成為了2025年各家網約車平臺或聚合平臺的首要任務。
因此,在2025年春節前夕,就有不少網約車平臺開啟一輪調價,其背后的目的十分明顯,就是要獲取更多的增量下沉用戶。這些下沉用戶的主力,就是抖音、快手、視頻號等平臺所覆蓋的60、70后群體以及四五六線城市用戶群體,這正是網約車市場尚未充分滲透的部分。
最新數據顯示,截至2024年末,我國60歲及以上人口達到3.1億人,占全國人口的22.0%,其中65歲及以上人口2.2億人,占全國人口的15.6%。讓這部分老齡用戶群體習慣使用網約車,或許會成為2025年甚至往后幾年網約車平臺以及聚合平臺們發力的重點方向之一。
總體來看,網約車月訂單量從此前幾年的六七億單左右,增長至最近幾個月的10億單上下。不過,總量樂觀背后,依然是擠壓式的增長和結構性的過剩。服務價格和平均單量的下滑,導致網約車市場對平臺和司機的淘汰率提升。
可見,網約車市場已進入了一個短暫的整理期。要想突破這些瓶頸,讓行業走出內卷旋渦、重新獲得高質量的增長,短期看存量運營,長期看技術增量。
圖片來源:蘿卜快跑
無人駕駛網約車RobotTaxi或將成為網約車行業的下一次技術革命。目前,百度旗下的蘿卜快跑已經在武漢試運營多時。特斯拉、滴滴、如祺等同樣是這個賽道的深度布局者,都在為此做準備。
將來,無人駕駛網約車的運力在網約車市場中占到一定比例,且向市場證明了技術派的整體運營效率超越現存模式,那便是網約車市場的奇點時刻。
2025年,網約車市場將在流量爭奪和技術革新的雙重驅動下,迎來新的發展機遇。正如張鋒所言,“無論是網約車平臺還是聚合平臺,都需要在流量和技術創新之間找到平衡,才能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脫穎而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