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部汽車網訊 品牌歷史】近日別克品牌宣布自己剛剛賣出了在中國市場的第一千萬輛汽車,我們都知道,如今中國早已經超過美國成為了別克最大的市場,但你知道這個品牌最早是什么時候來到中國的嗎?很多人肯定會說是上世紀90年代的別克世紀,其實別克來中國的時間還要追溯到100多年前,當時的車主,很多還都是我們歷史書上的熟悉面孔。
電影《末代皇帝》中,年幼的溥儀問隨從:“我還是皇上嗎?”隨從回答:“在宮里,您永遠是皇上,在外面不是了。”當時中華民國已經成立,北洋政府所頒的《清室優待條件》規定皇帝退位后尊號不廢,仍可居住在紫禁城(日后移居頤和園),并且可以享受民國政府給予的四百萬元。
從此,末代皇帝溥儀變成了一個有錢有閑的小青年。后來溥儀在宮中請了西洋教師,并且剪發辮、穿西服,而后還在故宮騎起了自行車,變成了非常洋氣的有錢有閑小青年。有資料記載,溥儀曾經在上世紀20年代從北京亨茂洋行訂購了一臺美國別克四門汽車,并且為其辦好了牌照,然而沒等享用,自己就被馮玉祥趕出了紫禁城。
溥儀購買汽車的亨茂洋行放到今天應該屬于進口車經銷商,從1927年開始,中國進入了經濟發展的“黃金十年”,別克看到中國市場的發展前景之后,于1929年在上海正式成立了銷售部,同年通用汽車也在上海成立了新的中國公司總部。
溥儀買車的例子告訴我們,在那個動蕩的年代,富二代和官二代的身份都是不好使的。其實當時真正厲害的頭銜還得說是軍(閥)二代,而軍二代中的代表自然是少帥張學良了。
有實力的軍閥往往都是混跡了多年的老男人,但張學良因為經歷比較特殊,得以以“小鮮肉”的年齡位列其中。年輕的張學良喜歡汽車是出了名的,他曾經主導制造了中國第一臺國產車民生牌卡車,而其親自駕車帶著紅顏知己去兜風更是常常成為當時最重要的“娛樂新聞”。少帥帶女朋友兜風時開的是什么車很少有記載,不過1936年他“職業生涯終點”時所用的一臺車卻保留了下來。
西安事變時期張學良的公館如今已經成為了一個對外開放的景點,這里面就保存著一臺他當年的座駕。汽車旁邊的信息牌上寫著這是一臺別克世紀,不過別克世紀1936年剛剛問世,出現在這里的機會應該不算很大。根據考證,張學良的這臺車是1935款別克Series 40,由它發展而來的別克Special比別克世紀要稍低一個級別。
別克Series 40搭載一臺3.8L直列八缸發動機,最大功率96馬力。作為當年的豪華轎車,別克Series 40采用那個時代流行的對開門設計,高昂的車頭稍向后傾斜,在當年屬于比較時髦和運動的設計風格,與當時張學良年輕將領的身份比較相符。
據張學良回憶,西安事變后蔣介石本想槍斃了他,幸得宋美齡求情才保住一條性命。張學良的恩人宋美齡,當時的工作是中華民國第一夫人,那時候她也曾經擁有過多輛汽車,其中一輛被保留到了如今,現在正在南京郊區的“美齡宮”中展出。而這輛車,又是一臺別克。
據報道,美齡宮珍藏的這臺車是當年美國總統羅斯福送給宋美齡禮物。從車身外觀來看,這是一臺別克第二代Super。Super是別克在1940年推出的一款大型豪華轎車,即便是在美國,也被分類成Full-size(全尺寸)級別。它的定位比Special和世紀都要高,作為宋美齡的座駕也是比較合適的。
如今在美齡宮的這臺Super屬于家族中的第二代車型,與當時更大的別克Roadmaster共享底盤,其生產周期為1942-1948年。這一代別克Super搭載一臺125馬力的4.1L直列八缸發動機,軸距達到3150mm,全長接近5400mm,整備質量根據車型不同為1700-1900kg。
1945年抗戰勝利后,國共兩黨展開了長達一年半之久的和平談判,作為中共方面最高談判代表,周恩來在這段時間大多都在國統區工作。當年他在上海的辦公地點如今早已成為了“周公館”對外開放,而周公館中如今還珍藏著當年周恩來在上海活動時乘坐的汽車——別克世紀。
周總理的第一代別克世紀直接繼承了世界首款概念車別克Y-Job的設計風格,高昂的車頭和車身以及獨立于車身的翼子板都是上世紀40年代最流行的車身設計,畢竟那時候美系車還在引領著世界的潮流。
這些大人物全都使用過別克車其實也在情理之內,因為當時歐洲同樣正處在動蕩之中,車企無暇大肆擴張市場,而如今遍布全球的日系車那時候還處在沒有發展起來,相對而言只有美國是一片“世外樂土”,因此當時的美國汽車得以大量進入中國。而據1930年的一則別克車廣告顯示“工部局統計,(上海)每六輛汽車中就有一輛是別克車”,可見當時別克在中國的受歡迎程度很高。(來源;汽車之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