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乘聯會發布2019年2月份全國乘用車市場分析, 2月狹義乘用車零售117.0萬臺,同比下降19.0%,環比下降45.9%,由此今年1-2月的累計零售333.3萬臺,零售同比累計下降9.8%。車市寒潮襲來,中國車市迎來了結構性調整,國內大多數車型銷量下滑,但也有少數中國品牌汽車逆勢飄紅。面對中國車市的結構性調整,眾多中國品牌汽車也逐步調整發展戰略,不斷壯大自身實力,在車市趨冷的大環境下尋找新的發展動力。
從江淮汽車發布的最新銷量數據上看,與江淮大眾共線生產的瑞風S4逐步贏得了市場的認可。2月份江淮乘用車銷售10230臺,其中SUV銷售6096臺,同比上升16.27%;1-2月份,江淮乘用車累計銷售31386臺,其中SUV銷售17195臺,同比上升7.3%,其中瑞風S4為11593臺,是帶動江淮乘用車銷量增長的關鍵因素。
發展新風向,中國品牌汽車對外開放再加速
不少汽車產業鏈的專家學者建言獻策,為正處于轉型升級的汽車行業發展提出寶貴的意見。今年的政府報告對汽車行業有多項利好消息,總結部分第五條提出:“復制推廣自貿試驗區改革經驗。大幅壓縮外資準入負面清單,擴大金融、汽車等行業開放,一批重大外資項目落地,新設外資企業增長近70%。”從此可以看出,擴大行業開放是今年政府工作的重點,汽車行業仍是新一輪開放的重點領域。
事實上,近年來我國汽車行業的對外開放工作已經有了實質性進展,不少中國本土車企已經與外國車企達成了合作關系。在這其中,因為是中德兩國總理共同見證的原因,江淮與大眾的合作是最近關注度比較高的對外合作案例。2017年6月,在中德兩國總理的共同見證下,江淮汽車與大眾正式簽署合資合同,共同出資成立江淮大眾汽車有限公司。
當然,中國汽車品牌在加強對外開放的同時也不斷探尋國際化的新路徑。2018年,中國汽車出口全年同比增長8.3%,以江淮、奇瑞、長城為代表的中國品牌車企都在海外市場實現了新的突破。2018年江淮汽車國際業務全年實現出口7.4萬輛,同比增長13%,乘用車方面SUV增速明顯,瑞風S3出口近2萬輛,同比增長88%;瑞風S2出口突破1萬輛,同比增長37%。
與江淮大眾共線,跨國合作打造瑞風S4過硬品質
與德國大眾的深度合作,使得江淮在制造領域走上了新的臺階,也為旗下產品帶來了更好的品質保障,瑞風S4便是與江淮大眾首款共線生產的SUV。江淮汽車投資兩億升級生產線,包括發那科(Fanuc)機器人、自動化焊接設備等各種自動化制造設備,以及濕度檢測儀、超聲波焊點分析儀等多種先進無損檢測設備,和TLD點控制設備對車身細節進行精準量化。江淮汽車還分領域培養了50名審核專家隊伍,按照德國VDA質量管理體系進行體系審核、產品審核、產品生產過程質量能力的評定,確保瑞風S4達到大眾國際化質量水平。
面對車市寒冬,唯有加強自身實力才能在激烈競爭中生存下來。加強對外合作為發展賦能,積極開拓海外市場,不失為各大汽車品牌的一條好的發展道路。相信經過這一輪市場的淬煉,越來越多的中國優秀汽車品牌將會走上世界的舞臺,成為國際汽車市場中的重要角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