乘聯會數據顯示,2023年中國新能源汽車銷量已達773.6萬輛,同比增長36.2%,全年滲透率35.7%。但隨著新能源保有量的提升,各類安全問題再次出現在大眾視野,尤其是電池安全。在過去一年里,新能源自燃、起火新聞也屢見不鮮,也讓潛在消費者對新能源汽車的安全可靠性產生擔憂。據汽車之家研究院發布《2024年新能源汽車用戶用車焦慮洞察報告》,六成以上消費者未來愿意購買新能源車,而電池安全仍困擾著購車群體,97%的用戶安全焦慮集中在電池安全方面,“自燃”牽動著所有人的神經。
面對用戶的隱憂,各廠商加大投資和研發力度,比亞迪刀片電池、上汽魔方電池、長城大禹電池、吉利神盾電池安全系統、金磚電池……都在強化電池安全屬性。這當中,吉利稱得上是強中之王者,其通過對電池包進行針刺、火燒、跌落、浸泡等一系列遠超國標的魔鬼測試,將電池安全標準“卷”向前所未有的新高度。
針刺只是入門標準,神盾構建電池安全新標準
如果說電池最怕什么?那一定是穿刺了。當電池發生穿刺后,電芯會造成短路,非常容易起火爆炸。因此,針刺實驗被業內公認是難度最高、條件最嚴苛的實驗,甚至被譽為電池安全的珠穆朗瑪峰。
如何破解針刺問題成為廠商優先關注點,也是衡量一款電池安全性的重要指標。吉利神盾電池安全系統卻用實際行動告訴用戶,通過針刺實驗只是電池安全的入門標準。在權威機構中國汽車技術研究中心安全測試中,電池包被8mm鋼針瞬間穿透,靜置觀察24小時后,電池包未起火、未爆炸、未冒煙,電壓保持穩定,測試全程最高溫度未超過40℃。
當然,神盾電池安全系統的安全驗證可遠不止針刺,實驗還包括對電池包直接燃燒105秒、間接燃燒90秒火燒實驗;2米高度從底面、左側面、右側面分別連續自由跌落到水泥地面的跌落實驗;濃度3.5%的氯化鈉溶液中連續浸泡24小時的浸泡試驗。經過三項魔鬼實驗,電池包依舊做到不起火、不爆炸。
值得一提的是,按照國家制定的電池安全標準,電池包外部火燒實驗的接燃燒和間接燃燒分別是70秒、60秒,三面跌落實驗跌落高度是1米,電池包浸泡腐蝕實驗是2小時,而神盾電池安全系統的三項測試標準均遠超國標,并出色完成實驗。
神盾電池安全系統還將電池安全融入到整車的安全體系中,搭載神盾電池安全系統的吉利銀河L7成為行業首個做到40km/h正向刮底、整車20km/h負坎沖擊的新能源車,友商不曾考慮的用車安全隱患場景,吉利不僅納入安全范疇,為行業提供了標準和范例。。
自研賦能電池全產業鏈,極氪金磚電池不怕火煉
提起磷酸鐵鋰電池的安全代表,用戶往往會想到刀片電池。如今,大吉利體系下的極氪金磚電池要做電池安全新的代言人。
依托吉利強大自研體系,金磚電池不僅搭載800V技術,告別磷酸鐵鋰充電慢的特性,更是做到超強的充放電安全性。首先是結構上,金磚電池采用疊片多極耳結構設計,即便在快充模式下,電芯溫度、熱量分布依舊保障在合理空間;雙鉚極柱導流設計,也讓過流能力提升一倍,意味著在高電壓、大電流下依舊做到穩定的充放電。
吉利研發水平還體現在絕緣材料研制上,金磚電池的電芯表面采用專屬金色耐高壓絕緣膜,讓電池包可承受4000V直流高壓,耐高壓能力提升27%。其電芯內部則是采用航空級超薄熱阻隔材料,提升體積利用率的同時,做到電芯之間阻燃。
結構、設計、材料的先進性,也讓金磚電池做到極致安全。滿電狀態下,金磚電池以國標1.5倍的擠壓力,讓形變量達到30%以上;再使用5 mm鋼針進行針刺貫穿,金磚電池電芯依舊做到不起火、無爆炸。同時,對同一塊金磚電池連續進行浸水、火燒、冰凍、拖行,再加上碾壓、高墜6大超國標測試,金磚電池依然不起火,無爆炸,保持“金身不破”。
金磚電池不怕“火煉”,背后是吉利自研工廠全方位的支持。極氪衢州極電工廠通過自研電芯簇堆疊技術,攻克電芯厚度誤差累積的行業難題,確保電芯膨脹一致性;并借助工業互聯網和大模型技術,建立了全流程AI視覺檢測系統,確保每一塊金磚電池都能通過200多項遠超行業標準的品質測試。
在智能化下半場,汽車品牌似乎一味強調自身產品智能座艙、輔助駕駛,但俘獲消費者最核心的產品力還是安全。神盾電池安全系統、金磚電池都是吉利電池安全體系力下的產物,如果說其他廠商兜住了安全的底線,那吉利神盾和金磚的意義,則是提高了安全的上限,引領中國新能源電池安全持續向上。憑借新能源電池安全硬核產品力,2023年吉利汽車新能源銷量達到48.7萬輛,同比增長48%,比行業整體增速高出近12個百分點。未來,隨著越來越多更安全的新能源產品上市,吉利也將成為越來越多消費者的首選品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