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主產品近年來的進步有目共睹,但是在轎車領域銷量前十名卻很少有自主品牌的身影,那為何市場卻有如此大的反差呢?一個眾所周知的原因就是“合資下壓”。然而在這看似一片悲觀的氣氛中,吉利的新帝豪卻似乎悶聲不響的帶給了人們一絲希望--其實只有產品策略對路,合資下壓并沒有那么可怕。
在剛剛過去的10月份,帝豪的銷量達到了19008輛,成功進駐轎車銷量榜的前十。不僅如此,從吉利處獲得的消息看,帝豪這個銷量還是受制于產能所致,如今工廠的訂單缺口仍有近萬輛。這意味著帝豪實際的市場潛力遠不止“月銷2萬”。那么,在這種合資強勢下壓的氛圍中,帝豪是如何做到這一點的呢?
定位準:不與合資車正面交鋒是關鍵
吉利新帝豪是吉利重新規劃旗下的重要產品,其實帝豪EC7自上市以來的表現就一直很不錯,一個重要原因就是定位準。吉利新帝豪的車身長度有4631mm(三廂)/4425mm(兩廂),軸距有2650mm。關鍵是空間表現,后排的寬敞度是與軒逸、速騰這些A+車型看齊的。行李箱的容積,更是達到了夸張的680L。因此雖然新帝豪的價格與桑塔納這些合資車重疊,但是產品定位卻并不一樣。
當然還有很關鍵的因素,就是吉利新帝豪的設計好。平心而論,帝豪不屬于大眾情人的類型。不少帝豪的車主都有類似的反饋,即當初第一眼并沒有看上帝豪,它的確不屬于容易一見鐘情的類型,但很耐看,看久了會覺得完整度高,整體感強。再加上它的尺寸和空間優勢,它在視覺效果上,其實是與中高端合資A級車相差無幾。
重品質:比同價位合資車更強
其實類似帝豪定位的自主轎車其實并不算少,但能賣到月銷2萬輛級別的卻一個都沒有,這又是為何呢?最主要的是,吉利新帝豪的品質顛覆了人們對于吉利的傳統印象。尤其是在與同價位合資車競爭時,如果帝豪只有尺寸和空間優勢,是不足以說服消費者的。只有用品質實實在在的擺在用戶面前,才會對他們的選擇產生質的影響。
吉利新帝豪在用料和工藝方面,已經不是在向同價位合資車看齊了,而是在向同級別(中高端A+)合資車看齊。例如內飾的材質,大量的搪塑應用和軟包工藝,這種檔次感車主是能親身感受到的。
這種品質感還體現在駕乘上。先不說帝豪的1.3T新動力開起來比這些“新老三樣”強多少,單就底盤的質感、靜謐性這些,新帝豪的優勢都是壓倒性的。總而言之一句話,除了品牌,新帝豪坐上去和開起來的感覺已經速騰、卡羅拉、軒逸這些車沒什么區別。價格則比桑塔納、捷達這些車還低。
不噱頭:把配置和時尚科技真正坐實
吉利新帝豪的起步指導價為6.98萬元,本來就不高,而且還有終端優惠。這個起步價都有哪些標配?ABS、雙氣囊是肯定有的,無鑰匙啟動和無鑰匙點火也全系標配,還有前后中央扶手、座椅腰部支撐、自動大燈、LED日間行車燈、大燈高度可調、后視鏡加熱、鋁合金輪轂等等。同價位合資車上哪兒找這樣的起步配置?
稍微往上的第二檔,7寸屏、G-Link、倒車影像、硬盤主機這些就都有了。這個G-Link的功能還很強大,蘋果安卓通吃,可以與手機實現雙屏互動。還有什么WIFI熱點、HDMI等等都有。合資車里,這些東西都精貴得很吧?帝豪從7.68萬元就可以開始享受了。重視動力的,買1.3T版本8.48萬元起也能享受到。這種性價比的優越感,肯定是合資車比不了的,不得不說吉利新帝豪為自主家轎探尋了新的出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