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比不知道,一比嚇一跳。說話不看嗓門大小,只比誰的事實能說服受眾。在共享單車行業的頭部兩強ofo與摩拜誰才是市場第一品牌、誰的用戶最多、使用頻次更高的爭論聲中,知名權威第三方數據調研機構艾瑞咨詢9月最新數據給出了進一步注解。
艾瑞9月數據顯示,ofo月度總使用次數增長至17.4億次,摩拜月度總使用次數增長至8.8億次。對比可知,在9月月度總使用次數方面,ofo領先摩拜達8.6億次,總使用次數為摩拜的近2倍。
而綜合艾瑞1-9月數據來看,ofo月度總使用次數在今年2月份超越摩拜后,已連續8個月大幅度領先,穩居行業第一。而摩拜月度總使用次數在6月出現大幅下跌,7、8、9月雖止跌,但漲幅較小,截至9月仍未達到5月的最高點。從近4個月的走勢來看,ofo在用戶總使用頻次上領先摩拜的優勢不斷拉大。
艾瑞9月數據還顯示,ofo月度活躍用戶規模增長至7144.06萬,排名全行業第一,這也是共享單車平臺月活用戶首次破7000萬,摩拜月度活躍用戶規模為6643.21萬,排名行業第二,ofo月度活躍用戶數領先摩拜超500萬人。綜合艾瑞今年整體數據來看,ofo月度活躍用戶使用次數增長至17.4億次,摩拜月度總使用次數為8.8億次,ofo為摩拜的2倍。而且,ofo月度活躍用戶規模自5月超越摩拜之后,已經是連續第5個月領先摩拜,穩居行業第一。
其實,不看數據,很多人共享單車的用戶也是有直接感受的,近幾個月來,街上的多種款形的ofo小黃車數量快速增加,在偏僻的街區也很常見到了,而在某些地段,摩拜的小橙車快要淹沒在其他車輛的海洋之中了。
導致這種一邊倒局勢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幾點:
首先,不同供應鏈造成的不同業務模式導致的結果。摩拜是從研發到生產到鋪市全部環節都自己做的閉環模式,資金壓力較大,在市場規模已經較大時,很難再快速上量。而ofo采用開放的“不生產單車,只連接單車”模式,與傳統強勢自行車企業合作,占據了70%以上的行業產能,投放市場速度自然要快得多。
其次,ofo“車鎖分離”的模塊化設計思路,為各種新技術的迅速應用提供了基因支持。換鎖不換車的便利使共享單車技術最重要的應用載體——智能鎖的更新換代速度極快,海王星、天王星、NB-IoT物聯網智能鎖、NFC智能鎖等開鎖體驗越來越快捷的新產品,在ofo車輛上得到迅速的推廣應用,吸引著追求順暢體驗的用戶不斷來嘗試新技術。
再次,精化細的運營為用戶提供便體貼的服務,也是ofo越來越成為人們短途出行的主要交通工具。借助ofo的智慧大腦——奇點系統,ofo幾乎與用戶產生了“心電感應”,用戶需要的時,ofo小黃車就會等在那里,好像它一直就在一樣。其實,這也許是幾分鐘前,小黃車的運維師傅們剛剛送來的。“奇點”擁有每個城市的全貌數據,能夠結合用戶用車情況,自動識別用車區域、預估單車存量及用戶需求,為企業的精細化運營提供了大數據的支持。
另外,大力度、花樣翻新的拉新能力,也為ofo帶來迅速攀升的用戶群體。不斷推出各種吸睛車型,如大眼車、肌肉車、公主車、小黃蜂等,加上簽約鹿晗等流量明星,借用與小黃人的合作開展集卡行為、七夕集卡、國慶騎小黃車領現金紅包等各種活動,吸引到大量年輕的追求新奇的客戶。而從8月份開始的“1元月卡”活動,已經有1.2億人領取,也吸引到巨量二三線城市的新用戶,一二線城市的老用戶使用ofo的黏性也大大加強。
10月20日,ofo小黃車最新宣布日訂單突破3200萬,再次刷新了共享單車行業日訂單歷史最高紀錄,成為全球最大的共享出行平臺。相比去年同期,ofo日訂單量增長遠超31倍,也是共享單車行業增速最快的平臺。
作為全球共享單車的原創者和領騎者,ofo已在全球連接了超過1000萬輛共享單車,日訂單超3200萬,為全球17個國家超180座城市超2億用戶提供了超40億次高效便捷、綠色低碳的出行服務。ofo也已成為全球最大的、估值最高的共享單車平臺。ofo也被國外青年和央視評為中國的“新四大發明”。
ofo小黃車創始人兼CEO戴威表示:“ofo訂單量的快速增長,折射出共享單車真正滿足和解決了大眾最后一公里的出行需求。未來,ofo會繼續加速技術、產品、硬件、服務等全面的創新升級,為全球用戶提供更好騎、更便捷的出行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