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過長達半年的激烈市場角力后,共享單車行業兩大巨頭絕沒有握手言和的意思,雙方依然都在拼命擴大市場覆蓋,爭取用戶棄對方陣營而投棄自己,但消費者的選擇到底是什么?
10月20日,共享單車的原創者和領騎者ofo小黃車最新宣布日訂單突破3200萬,再次刷新了共享單車行業日訂單歷史最高紀錄,成為全球最大的共享出行平臺。相比去年同期,ofo日訂單量增長遠超31倍,也是共享單車行業增速最快的平臺。
另知名權威第三方數據調研機構艾瑞咨詢最新9月月度數據顯示,ofo月度活躍用戶規模增長至7144.06萬,排名全行業第一,這也是共享單車平臺月活用戶首次破7000萬,摩拜月度活躍用戶規模為6643.21萬,排名行業第二,ofo月度活躍用戶數領先摩拜超500萬人。綜合艾瑞今年整體數據來看,ofo月度活躍用戶使用次數增長至17.4億次,摩拜月度總使用次數為8.8億次,ofo為摩拜的2倍。而且,ofo月度活躍用戶規模自5月超越摩拜之后,已經是連續第5個月領先摩拜,穩居行業第一。
據艾瑞9月最新數據還顯示,ofo單個用戶月度總使用頻次為24.35次,摩拜單個用戶月度總使用次數為13.24次。對比發現,ofo單個用戶月度總使用頻次為摩拜的近2倍,領先摩拜達11.11次、是摩拜的近1.9倍。更值得關注的是,自今年1月開始,ofo單個用戶月度總使用次數一直以1倍左右的領先優勢高于摩拜,這一領先優勢連續保持了9個月。
活躍用戶總數的遙遙領先,單個用戶月使用次數是摩拜的2倍之多,說明ofo的用戶黏性更大,用戶的精準度更高,這些用戶對共享單車的依賴性更高,也表明共享單車對這些用戶的交通出行方式影響更大。
從5月份登頂行來第一以來,ofo連續5個月保持了用戶增長速度和單個用戶使用次數的大幅度力壓摩拜,直接原因就是ofo持續在技術上投入,在新產品上迅速迭代當時最先進的技術,帶給用戶越來越順暢的體驗感。
9月26日,共享單車的原創者和領騎者ofo小黃車召開發布會,宣布ofo進入“用科技重新定義共享”的4.0時代。發布會上,推出了最新款共享單車ofo小黃蜂、行業首款NFC智能鎖,以及與中國電信、華為共同研發的NB-IoT物聯網智能鎖。此外,ofo人工智能大數據平臺“奇點”系統也首次公開亮相。值得一提的是,ofo方面還透露,作為下一代共享單車差異化演進趨勢之一的智能助力車,已經研發成功。
單就小黃蜂來說,ofo與全球第一化工企業巴斯夫合作,從運動跑鞋中汲取靈感,獨辟蹊徑,將跑鞋的設計理念和材質應用到小黃蜂的輪胎上。獨創的雙密度結構使之有了3倍于橡膠的耐磨性,不怕穿刺和硬物磨損,并成功減重30%。穿上了“跑鞋胎”的小黃蜂更輕、更快、更Q彈,其獨特的胎面設計抓地性和耐磨性都達到行業前所未有的高度,騎起來更安全、更放心。“腳踏5秒鐘,滑行2分鐘”,體驗到小黃蜂的輕靈后,一大批用戶對ofo小黃車路轉粉。
小黃蜂在國內很多城市,包括世界屋脊拉薩的亮相,無疑也是ofo用戶數量及用戶使用頻次提升的加速器。站在街頭看去,10輛共享單車中有7輛都是小黃車,市場份額絕對領先優勢一目了然。
專業人士認為,未來ofo第一品牌帶來的馬太效應顯現,用戶還可能大量投向ofo,使用頻次高。ofo在市場份額、用戶核心數據遙遙領先的基礎上,在技術創新層面不斷加持,品牌忠誠度不斷強化,行業第一地位將不容撼動,摩拜或已很難追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