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我國經濟的發展和市場的開拓,“中國制造”已經成為中國的主要標簽之一。而談起制造業,民用汽車顯然是其中的典型代表。很長一段時間,中國汽車制造給國人印象也依舊是那兩點:圈地運動和缺乏精品——雖然各個品牌紅紅火火地推出新車型,可是卻沒有哪款成為了市場中的常青樹。即便有幾款車型受市場認可,也時常如比亞迪F3、奇瑞A3那樣曇花一現。中級車市場長期被美日德合資品牌瓜分,這種狀況一直到去年吉利博瑞上市才有所改變。
眾所周知,從吉利博瑞上市至今,一年來的銷量已超過五萬大關,一度不斷創造國產品牌的銷量新紀錄。從上市之初的2000、3000、4000,然后打破了自主B級車5000輛的天花板,繼而在2016年開年,博瑞1月份銷量已經突破了6000輛大關。而7月博瑞行政型即將上市,到時候博瑞的銷量又將表現如何也著實令人期待。
可以說,吉利不但是中國汽車發展歷程的見證人,也是做出改變的中國自主品牌中的典范。這一路走來,吉利的成就究竟如何造就?吉利在背后又都做了什么?讓我們簡單地梳理一下。
2009年3月,吉利收購全球第二大自動變速器公司——澳大利亞DSI。
2010年3月,吉利獲得沃爾沃轎車100%的股權以及相關資產(包括知識產權)。
2012年3月,吉利和沃爾沃汽車簽字,就沃爾沃向吉利轉讓技術達成協議。
2013年2月,吉利以1104萬英鎊收購英國錳銅控股的業務與核心資產。
2013年9月,吉利集團歐洲研發中心啟動試運營。
有些人會說,不斷地收購擴張不少國內品牌同樣在做,為何并未見到他們有什么大成就?在筆者看來,或許因為收購不是形式,也不是爭得頭條的新聞噱頭,那些品牌缺少的,是將收購真真正正轉換成自身品牌的創造力與產品力。
值得慶幸的是,吉利并不是在市場中孤軍奮戰的那一員。單以SUV為例,因為2016年第一季度,SUV市場累計銷量達到196.4萬輛,同比增長51.5%,其中自主品牌SUV銷量114.7萬輛,占整個SUV銷量的58.4%。就在這樣的形勢下,又有數款重磅值得期待的新車出現,長安推出了CS95、而同樣有很多人關注榮威RX5,至于瑞虎7,相當引人注目,當然這里也包括后來媒體頗為認同的吉利博越。
而中型車轎車陣營里,現今表現最好的應當還數吉利博瑞。眾所周知,吉利博瑞除了“大美”的外貌之外,遠遠趕超同級、足以媲美豪車的智能安全配置是博瑞最大的亮點。而如此強大的產品力,也為其贏得了一系列令國人自豪的榮譽:包攬2015中國汽車年度盛典年度自主車獎、2016軒轅獎年度大獎等近幾十項大獎;在2015新版C-NCAP安全碰撞測試中以高比分榮獲五星安全,力壓途勝、新福克斯等合資車型;擊敗了梅賽德斯-邁巴赫S級和捷豹XE,以104分的成績贏得了2016中國年度車大獎……吉利博瑞的不俗成就可以說完全無愧于“國產B級車領頭軍”的稱號。
說到這里,吉利博瑞如今能夠有這樣一番作為也就令人不會覺得詫異了。確實,明智的決策力和果斷的行動力是一個品牌發展的不竭動力。虛名是其次,造勢也不重要,真正做出高品質的好車,才是立于市場不敗之地的唯一法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