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部汽車網訊 汽車保險】關于汽車保險的話題在前一篇文章中已經有所提及,但只是告訴大家該怎么去選擇哪種車險,最近我發現很多車主面對密密麻麻的汽車保險合同單都不太會去看,所以大多都存在對于這方面的知識存在誤區,小編今天就給大家捋一捋關于汽車保險的那些誤區。
◎ 全險≠全賠
也許您在購買車險時常會聽到推銷員提及“全險”這個詞,會覺得全都保險了那自然會在事故之后得到“全賠”。其實,這是很多車主都會產生的車險誤區。所謂的“全險”在法律和保險公司中都不存在,只是人們將交強險、第三者責任險、不計免賠險、車損險、盜搶險、車上人員險等幾個主要的險種合在一起的合稱,并不代表全部險種,嚴格說來是一個不規范的用語。像涉水險、劃痕險、玻璃單獨破碎險和自燃險這幾個常見的險種就不包括在全險中。
因此,如果車主以為買了全險就萬事不愁、什么都賠的話,那就大錯特錯了。像被人劃傷、發生自燃、玻璃受損等等情況只憑全險是不能找保險公司賠償的,除非你另外投保了這些附加險。
◎ 免賠額看車技
免賠額指的是被保險的人首先自己所承擔的損失額度,它通常是以絕對免賠額的形式來表現的,并且應用于每一次的損失。因為免賠額能消除許多小額索賠,損失理賠費用就大為減少,從而可以降低保費。簡單來說就是,比如,投保人與保險公司雙方規定每次的事故絕對免賠額為500元,一旦發生事故時,如果損失小于500元,那么保險公司不會給予任何賠償:一旦超過500元,保險公司就會對超過500元之外的費用給予賠償。
由于個人駕駛技術的能力各不相同,新手上路可能發生小碰撞或摩擦較多,而開車時間較長的司機發生事故的可能較小。針對這樣的情況,保險公司會設置很多等級的免賠額,車主可以結合自己的車技等實際情況來選擇適合自己的免賠額度。
◎ 不年檢=保險白買
一定要按時年檢,不年檢買了保險也白買。保險只對合格車輛生效,對于未年檢的車輛只能視為不合格車輛,在這種情況下,即使買了保險也無濟于事,無法要求賠償。
◎ 保得多≠賠的多
有車主在購買車險時總會擔心保障不足,以為“保得多就會賠得多”。事實上,與車本身相關的保險項目,賠償數額再多也不會超過汽車本身的實際價值。比如一輛價值10萬元的汽車投保了15萬元的車損險和盜搶險,即使發生了全車盜搶事故,保險公司也只會按車輛折舊后的實際價值賠付,最高不會超過10萬元。因此,購買車險時根據實車投保即可,無需投保過高。
◎ 保人>保車
車險安排中,有關“保人”的部分要特別重視,再省不能省這一塊保費。車主們可能有這樣的感受,交通事故不可怕,可怕的是事故中有人受傷甚至死亡。一旦發生了這樣的不幸,駕駛員除了要承受精神上的痛苦,還要支付相當高額的經濟賠償。因此,我們建議車主不要在第三者責任險上太過“吝嗇”。增加幾萬元、幾十萬元的保額不過是在保費上增加幾十元,最多幾百元,多保一些還是有必要的。
◎ 車險≠萬全
不少車主認為買齊了車險就萬無一失,出了事故就能賠償所投的保額。其實,保險公司的定損尺度與交警的責任認定也是息息相關的。假如一則事故的損失在20萬元左右,交警認定責任比例是50%,那保險公司在交強險賠付之外,最多只會賠償10萬的第三者責任險。因此,安全依法駕駛才能避免更多的事故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