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色七月,中國人迎來黨的第95個生日。作為新中國的開創者和建設者,中國共產黨不僅締造了一支能打勝仗、作風優良的人民軍隊,更是通過改革開放,讓國內各個行業蓬勃發展,實現國民經濟發展水平的長足進步。
在如今蒸蒸日上的各大行業中,汽車行業的發展,與黨的軍隊、黨的政策方針關系尤為密切。追本溯源,不少車企甚至直接脫胎于黨創辦并領導的軍工企業。位于江西省景德鎮市的昌河汽車,就是一個典型的例子。數十年來,深植于昌河汽車血液的軍工基因,始終作為昌河汽車重要精神財富,有力地支撐著企業的發展。
生而榮耀,以品質報效國家
與國外經典軍工汽車品牌悍馬、Jeep一樣,昌河汽車從誕生之日起,就與軍隊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系。1969年,昌河飛機制造廠落戶江西景德鎮,由于軍品生產任務的不足,昌河人將目光投向了正處于開墾期的中國汽車工業,并于1973年生產出了第一輛昌河牌大客車,開啟了用民用車輛反哺軍工企業的步伐。
80年代初期,基于“軍轉民”的國家戰略,擁有客車制造經驗的昌河工廠取得了試制微型車的任務。面對國內汽車行業在微型車領域的經驗還是一片空白的現狀,昌河歷時3年,艱難攻關,總裝出新中國歷史上第一輛自己制造的微型車。正是這款微型車的上市讓昌河真正走上汽車發展道路,逐步走上正軌的昌河汽車利用汽車業務的贏利,大量貼補到直升機研制的“以民養軍”之路。在上世紀90年代,昌河汽車更是有力地支撐著昌河飛機相繼把直八、直十一型直升機送上祖國藍天,為之后的專用武裝直升機研發打下良好的資金和技術基礎,為我國國防工業做出了巨大貢獻。
如今,盡管昌河汽車已經與昌河飛機走上了各自獨立發展的道路,但二者在精神層面的紐帶始終未曾斬斷。在看得見的現實層面,如今昌河汽車的廠房與昌河飛機的廠房依然縱橫交錯、緊密相連,在昌河汽車的職工中,存在著大量的夫妻倆一人在昌河飛機上班、一人在昌河汽車上班的家庭格局;在看不見的精神層面,源于飛機制造的領先科技,軍工企業的先進工藝和嚴苛管理,在很大程度上促進了昌河汽車的生產,為昌河汽車的產品打下了軍工品質的金字招牌。
開拓轉型,用創新致敬黨魂
從43前的“以民養軍”的勇敢創業,到3年前加入北汽集團的發軔轉型,昌河汽車用軍工后裔獨有的大視野、大格局,不斷開拓進取、擁抱全新時代,與黨的方針大政在行動上做到了步調一致。
2013年,與另一家老牌軍工后裔——北汽集團的攜手,讓昌河汽車的軍工基因更具活力。在北汽集團“雙品牌”戰略的規劃部署下,北汽在資金、技術、產品和管理等方面給予昌河汽車最強有力的支持,保證了昌河汽車在整合北汽集團資源基礎上的獨立發展,使得昌河汽車迅速趕上了市場發展的大勢,通過Q25等乘用車新產品的不斷導入,實現了深層次的戰略轉型,為昌河汽車的“王者歸來”注入了無窮動力。
在“雙品牌”戰略的指引下,昌河汽車的軍工基因得到了全面的傳承和發揚。而這一趨勢在今年尤為明顯。2016年,北汽昌河九江工廠“三車兩發”項目廠房主體工程順利竣工、N100發動機成功點火、北汽昌河汽車研發中心奠基開工、第五代利亞納上市等一系列戰略落子,正是北汽集團“雙品牌”戰略成果初顯的真實寫照。產品方面,昌河汽車完成了與北汽集團研發體系的對接,以Q25為起點,昌河后續還將不斷推出更多乘用車產品。到2017年后,昌河的產品線將全面覆蓋轎車、SUV、MPV、交叉型乘用車及新能源汽車等系列,形成相對完善的產品矩陣。隨著昌河產品陣容的日漸強大,其傳承近半個世紀的軍工基因也將借此開枝散葉、發揚光大。
誕生在瓷都昌江水畔,孕育于軍用航空工業,擁有鈴木輕型車技術優勢,締造過中國微型車傳奇,一路走來,昌河汽車始終不忘初心,用榮耀基因致敬黨魂,用軍工血統鑄造品質傳奇。